先天性巨结肠宝宝表现
先天性巨结肠在不同年龄段表现各异,新生儿期有胎便排出延迟、腹胀、呕吐症状,因病变肠段痉挛狭窄使胎便通过困难、肠道梗阻致逆蠕动;婴儿期出现顽固性便秘、营养不良、小肠结肠炎,长期便秘致粪便干结加重排便困难,还会影响营养吸收,小肠结肠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幼儿及儿童期持续存在便秘和腹胀,还可能有发育迟缓、心理问题,影响体态、运动、智力发育及心理健康、社交能力。其表现因个体有别,宝宝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确诊后家长要配合治疗,注意饮食调节、观察症状,治疗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选非药物干预。
一、新生儿期表现
1.胎便排出延迟:正常新生儿多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而先天性巨结肠宝宝常超过2448小时仍无胎便排出,或仅有少量胎便排出,且需灌肠等方法才能排出较多胎便。这是因为病变肠段痉挛狭窄,使胎便通过困难。
2.腹胀:腹胀是较为常见的表现,程度不一,轻者仅腹部稍膨隆,重者可呈蛙腹,腹壁紧张发亮,可见静脉怒张,有时能见到肠型及蠕动波。腹胀会影响宝宝的进食和呼吸,导致宝宝吃奶量减少、呼吸急促等。
3.呕吐:部分宝宝会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可为奶汁、胆汁,严重时可吐出粪便样液体。这是由于肠道梗阻,肠内容物无法正常通过,逆蠕动导致呕吐。
二、婴儿期表现
1.顽固性便秘:随着年龄增长,便秘症状逐渐加重,宝宝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可达数天甚至12周排便一次,需使用开塞露、灌肠等方法辅助排便。由于长期便秘,粪便在肠道内积聚,水分被过度吸收,使粪便变得干结,进一步加重排便困难。
2.营养不良:由于长期便秘、腹胀,宝宝食欲减退,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同时肠道吸收功能也受到影响,导致体重不增、生长发育迟缓、面色苍白、消瘦等营养不良的表现。
3.小肠结肠炎:这是先天性巨结肠最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是婴儿期。表现为高热、腹泻、腹胀突然加重,排出大量恶臭的稀便,严重时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三、幼儿及儿童期表现
1.便秘和腹胀:便秘情况持续存在,腹胀也较为明显,部分患儿可自行用手指或其他物品刺激肛门以助排便。长期的腹胀会使腹部肌肉松弛,影响宝宝的体态和运动功能。
2.发育迟缓:除了营养不良导致的生长发育迟缓外,由于长期疾病的困扰,宝宝的智力发育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表现为反应迟钝、学习能力下降等。
3.心理问题:随着年龄增长,宝宝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其他孩子的不同,可能会出现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其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
温馨提示:先天性巨结肠的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且不同年龄段的表现也各有特点。如果宝宝出现上述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对于确诊的先天性巨结肠宝宝,家长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宝宝的饮食调节,多给宝宝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泥、水果泥等,同时要注意观察宝宝的排便情况和腹部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复诊。由于宝宝年龄小,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尤其是低龄儿童,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