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区别猛涨期和肠绞痛
宝宝猛涨期与肠绞痛在时间规律、表现、应对方式及特殊人群考虑方面存在不同。猛涨期有阶段性时间规律,多在出生后特定时段,持续短,表现为吃奶量增、频繁吃奶、嗜睡,无需特殊干预;肠绞痛发作时间无固定规律,突然发作、持续长,表现为剧烈哭闹等,可通过非药物方法缓解,严重不缓解需就医,新生儿及有基础病史宝宝需不同关注。
一、时间规律方面
猛涨期:通常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时间规律,多发生在宝宝出生后特定的时间段,例如出生后710天、满月左右、23个月、46个月等阶段,一般持续时间较短,多为12天。例如,部分宝宝在出生后710天会进入猛涨期,这是身体快速生长发育的一个阶段性表现。
肠绞痛:发作时间无明显固定的阶段性规律,往往是突然发作,而且每次发作时间相对不太固定,可能在一天中的任何时段发作,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可持续数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有的宝宝肠绞痛可能会持续3个月左右。
二、宝宝表现方面
猛涨期:宝宝主要表现为吃奶量明显增加,比平时吃得多,而且可能会频繁吃奶,这是因为身体快速生长需要更多营养。同时,宝宝可能会出现嗜睡情况,睡眠时间较平时延长,但醒来后精神状态一般尚可,没有明显的哭闹不安等异常痛苦表现,只是进食需求增加。例如,宝宝在猛涨期时,可能一小时左右就会要吃奶,而且能一次性吃较多奶量。
肠绞痛:宝宝主要表现为突然性的大声哭闹,哭闹声音尖锐,难以安抚。同时可能会出现双腿向上蜷起,腹部鼓胀等表现,宝宝面部可能会涨红,哭闹时还可能伴有放屁、蹬腿等情况,并且这种哭闹往往是没有明显诱因的突然发作,与猛涨期宝宝相对平和的状态不同。比如,宝宝会毫无征兆地开始剧烈哭闹,怎么哄都很难让其停止。
三、应对方式方面
猛涨期: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医疗干预,只需要满足宝宝的进食需求即可,因为这是正常的生长发育阶段。家长要注意按需喂养,保证宝宝能够摄取足够的营养来满足生长需要。例如,当宝宝在猛涨期频繁吃奶时,家长不要刻意限制喂奶次数和量,顺应宝宝的需求进行喂养。
肠绞痛:可以通过一些非药物的方法来缓解,比如飞机抱,让宝宝趴在家长手臂上,呈飞机状,有助于缓解腹部不适;还可以给宝宝做腹部顺时针按摩,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肠绞痛症状。如果宝宝肠绞痛情况较为严重且持续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但一般不首先使用药物干预,尤其是低龄儿童。比如,家长可以将宝宝面朝下,趴在自己伸直的手臂上,用手托住宝宝的胸腹部,轻轻晃动,观察宝宝是否能有所缓解。
四、特殊人群考虑
对于新生儿来说,猛涨期是正常的生长过程,家长无需过度担忧,只要正常喂养即可。而对于有肠绞痛的新生儿,家长要格外关注宝宝的哭闹情况,在尝试安抚方法时要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宝宝造成伤害。比如,飞机抱时要控制好力度,不能过于用力。对于有基础病史的宝宝,如果出现类似猛涨期或肠绞痛的表现,需要更加谨慎判断。如果宝宝本身有胃肠道疾病病史,当出现类似肠绞痛表现时,要及时就医鉴别,因为可能存在其他疾病干扰,不能单纯按照普通肠绞痛来处理;如果是有先天性代谢疾病等病史的宝宝,在猛涨期时也需要密切观察进食和生长情况,因为其生长代谢可能与正常宝宝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