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外阴炎怎么治疗
霉菌性外阴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方面,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用清水清洗,避免刺激性洗液;用2%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阴道改变酸碱度,注意频率;避免搔抓;穿宽松透气棉质内裤并勤换,单独清洗暴晒;注意公共卫生及性生活卫生;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锻炼、减少辛辣甜腻食物。药物治疗有局部用药如克霉唑栓、咪康唑栓,放置于阴道深处;全身用药适用于特定人群,如未婚、不宜局部用药、病情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口服氟康唑等,但有副作用需遵医嘱。特殊人群中,孕妇避免口服抗真菌药,选克霉唑栓等局部用药并遵医嘱,更要注意清洁;糖尿病患者除治疗外阴炎还需严格控糖,告知病史以便选药;长期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者,治疗同时评估能否调整用药,密切观察病情。
一、一般治疗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女性日常应注意使用清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洗液,以免破坏阴道的自然酸碱平衡。清洗后,可使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
2.改变阴道酸碱度:霉菌性外阴炎常因阴道内酸性环境改变而滋生,可使用2%4%碳酸氢钠溶液冲洗阴道,以改变阴道酸碱度,抑制霉菌生长。但冲洗频率不宜过高,以免影响阴道正常菌群。
3.避免搔抓:患病期间,外阴瘙痒可能较为明显,但搔抓会加重皮肤破损,增加感染风险,应尽量避免。若瘙痒难忍,可轻轻拍打缓解。
4.穿宽松透气的棉质内裤:紧身化纤内裤会使外阴局部温度和湿度增加,利于霉菌繁殖。棉质内裤透气性好,能保持外阴干爽。同时,要勤换内裤,换下的内裤应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
5.注意个人卫生: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场所,尽量不使用公共坐便器、浴巾等物品。性生活前后,双方都应注意清洗外生殖器,避免交叉感染。
6.调整生活方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饮食上,减少辛辣、甜腻食物的摄入,因为这类食物可能影响阴道内环境,促进霉菌生长。
二、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常用药物有克霉唑栓、咪康唑栓等。这些药物能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有效抑制霉菌生长。在使用前,需先清洁外阴,然后将药物放置于阴道深处。
2.全身用药:对于未婚女性、不宜采用局部用药者或病情较严重、反复发作的患者,可口服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但全身用药可能会有一定副作用,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期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霉菌性外阴炎的发生率较高。治疗时应避免使用口服抗真菌药物,以免影响胎儿发育。可选择克霉唑栓等相对安全的局部用药,具体使用方法和疗程需遵医嘱。同时,孕妇要更加注意外阴清洁,避免穿过紧衣物。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利于霉菌生长,更易患霉菌性外阴炎。治疗时,除针对外阴炎进行治疗外,还需严格控制血糖,这是治疗的关键。在使用药物治疗外阴炎时,应告知医生自己的糖尿病病史,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治疗方案。
3.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者:这类人群由于身体免疫功能或菌群平衡受到影响,易患霉菌性外阴炎。在治疗外阴炎的同时,需评估是否可调整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以减少发病因素。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