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脱水如何补液
腹泻脱水的评估、补液方法、补液量计算及补液注意事项展开。腹泻脱水分轻、中、重度,儿童、老人及慢性病患者脱水进展快、症状重;口服补液适用于轻中度无频繁呕吐者,静脉补液用于中重度、无法口服或严重呕吐者,不同人群使用时有特殊注意;轻度、中度、重度脱水每千克体重补液量分别为5080毫升、80100毫升、100120毫升,各有补充时间要求;补液时要密切观察病情、调整饮食,特殊人群需特殊护理。
一、腹泻脱水的评估
腹泻脱水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轻度脱水时,患者可能仅有口渴、尿量略减少等症状,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中度脱水会出现烦躁或萎靡、皮肤弹性稍差、眼窝和囟门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等;重度脱水则表现为精神极度萎靡、昏睡甚至昏迷、皮肤弹性极差、眼窝和囟门深度凹陷、尿量极少或无尿等。儿童、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脏疾病等人群脱水进展可能更快,症状也可能更严重,需要密切关注。
二、补液的方法
1.口服补液
适用情况:适用于轻度和中度脱水且无频繁呕吐的患者。
补液溶液:常用的是口服补液盐,它能补充因腹泻丢失的水分、电解质。儿童、成人都可使用,但儿童需选择合适的剂型和调整用量。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使用小剂量多次喂服的方式,避免呛咳。
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口服补液盐时,要注意其糖分含量,可选择不含糖或低糖的口服补液盐;肾功能不全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因为可能存在电解质调节障碍。
2.静脉补液
适用情况:适用于中度和重度脱水、无法口服补液或伴有严重呕吐的患者。
补液溶液: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溶液,如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等,还可能会加入适当的电解质如钾、钠等。
特殊人群:儿童静脉补液时要控制补液速度,避免过快导致肺水肿等并发症;老年人由于心肺功能可能较差,补液速度也需严格控制;患有心脏病的患者,静脉补液量和速度要根据心功能情况调整,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三、补液量的计算
1.轻度脱水:一般每千克体重补充5080毫升液体。儿童可按此标准根据体重计算补液量,在46小时内少量多次喝完。成人也可参考该标准,但具体还需结合自身症状和身体状况。
2.中度脱水:每千克体重补充80100毫升液体,应在68小时内补充完。儿童需注意匀速补充,避免一次补充过多引起呕吐。
3.重度脱水:每千克体重补充100120毫升液体,需尽快通过静脉补液纠正脱水状态,一般在开始的3060分钟内快速输入一部分液体,后续再根据患者反应调整补液速度。
四、补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密切观察病情:在补液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尿量、皮肤弹性等,判断脱水是否得到纠正。儿童患者还需观察囟门的凹陷情况。如果脱水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加重,应及时就医。
2.饮食调整:在补液期间,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儿童可继续母乳喂养或给予稀释的牛奶;成人可选择米粥、面条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胃肠负担。
3.特殊人群护理:儿童腹泻脱水时,要注意臀部护理,防止尿布疹;老年人要注意预防跌倒,因为脱水可能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要继续监测原发病的指标,如糖尿病患者要监测血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