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鸣音正常值
肠鸣音是肠道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流动产生的断续咕噜声或气过水声,正常每分钟约45次。其异常情况包括:肠鸣音活跃(每分钟超10次,常见于急性胃肠炎等,儿童肠道敏感、老人胃肠弱易出现);肠鸣音亢进(次数多、音响亮高亢,多见于机械性肠梗阻,儿童可能因先天畸形等、老人与肿瘤等有关);肠鸣音减弱(次数明显减少,数分钟才听到一次,多见于老年性便秘等,儿童可能因喂养不当、老人因疾病致自主神经病变等);肠鸣音消失(持续35分钟听不到,多见于急性腹膜炎等,儿童因先天或感染、老人因腹部手术等致病情较重)。
一、肠鸣音的定义
肠鸣音是指肠道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而产生的一种断续的咕噜声或气过水声。
二、肠鸣音正常值范围
正常情况下,肠鸣音每分钟约45次。其频率、强度和音调会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进食后,肠道消化活动增强,肠鸣音可稍活跃;而空腹时肠鸣音相对较弱。
三、肠鸣音异常情况及意义
(一)肠鸣音活跃
1.表现及可能原因:每分钟肠鸣音次数超过10次。常见于急性胃肠炎、胃肠道大出血等情况。例如,急性胃肠炎时,炎症刺激肠道,导致肠道蠕动加快,从而使肠鸣音活跃。
2.不同人群特点
儿童:儿童肠道相对敏感,若发生肠道感染等情况,更容易出现肠鸣音活跃。如小儿急性肠炎,可能因感染病原体(如病毒、细菌等)引起肠道炎症反应,导致肠鸣音频繁。
老年人: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较弱,若存在肠道疾病,如肠道肿瘤等,也可能出现肠鸣音活跃,但往往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要密切观察。
(二)肠鸣音亢进
1.表现及可能原因:肠鸣音次数多且音响亮、高亢,甚至呈叮当声或金属音。多见于机械性肠梗阻。这是因为肠梗阻时,肠腔堵塞,近端肠管剧烈蠕动,导致肠鸣音亢进。例如,肠道蛔虫团堵塞引起的肠梗阻,可出现肠鸣音亢进。
2.特殊人群考虑
儿童:儿童发生机械性肠梗阻的原因可能与先天性肠道畸形等有关,如肠套叠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肠鸣音亢进,同时伴有腹痛、呕吐、血便等症状,需要及时诊断和处理。
老年人:老年人发生机械性肠梗阻可能与肠道肿瘤、粪便嵌塞等有关,肠鸣音亢进同时可能伴有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需谨慎排查相关病因。
(三)肠鸣音减弱
1.表现及可能原因:肠鸣音次数明显减少,数分钟才听到一次。多见于老年性便秘、腹膜炎、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等情况。例如,低钾血症时,肠道平滑肌张力降低,导致肠鸣音减弱。
2.不同人群情况
儿童:儿童出现肠鸣音减弱可能与喂养不当导致的电解质紊乱有关,如长期腹泻引起低钾血症,进而影响肠道蠕动,使肠鸣音减弱。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胃肠功能减退,若患有糖尿病等疾病引起自主神经病变,也可能出现肠鸣音减弱,同时可能伴有消化功能不良等表现。
(四)肠鸣音消失
1.表现及可能原因:持续35分钟听不到肠鸣音,多见于急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等。例如,急性腹膜炎时,炎症刺激导致肠道蠕动消失,出现肠鸣音消失。
2.特殊人群关注
儿童:儿童发生急性腹膜炎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或感染等有关,肠鸣音消失是病情较重的表现,需要立即就医进行抢救等处理。
老年人:老年人发生麻痹性肠梗阻可能与腹部手术、腹腔感染等有关,肠鸣音消失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