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股癣
股癣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一般治疗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搔抓,注意个人卫生,如勤换透气内裤、不共用物品等。药物治疗分外用和口服抗真菌药物,外用有咪唑类、丙烯胺类,口服有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需依病情选择并注意不良反应。特殊人群中,儿童用刺激性小的外用药,家长需监督;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外用需遵医嘱,严重时口服要权衡利弊;老年人要告知正在服用的药物,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皮肤刺激;免疫力低下人群除用药还需提高免疫力,密切观察病情。
一、一般治疗
1.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股癣常因局部皮肤潮湿温暖,利于真菌滋生所致。每日用温水清洗腹股沟等股癣好发部位,清洗后要及时擦干,可使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按压吸干水分。尤其是肥胖人群或从事体力劳动、易出汗者,更应注意局部清洁。运动出汗后应尽快洗澡并更换干爽衣物,避免穿着潮湿衣物过久。
2.避免搔抓:搔抓不仅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增加细菌感染风险,还可能使股癣范围扩大。患者可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如听音乐、看书等,减少搔抓行为。若瘙痒难耐,可轻轻拍打局部皮肤缓解。
3.注意个人卫生:个人衣物尤其是内裤要勤换洗,选择棉质、宽松、透气性好的内裤,以减少局部闷热潮湿。同时,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衣物等,防止交叉感染。家中若有其他成员患癣病,应同时治疗。
二、药物治疗
1.外用抗真菌药物:
咪唑类:如克霉唑、咪康唑、酮康唑等,此类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一般需连续使用24周,具体疗程依病情而定。适用于大多数股癣患者,尤其是病情较轻、初次发病者。
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布替萘芬等,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角鲨烯环氧化酶,阻碍真菌细胞膜形成。通常使用12周可见效,但也需足疗程使用。对于病情较顽固者,可优先选择。
2.口服抗真菌药物:
伊曲康唑:适用于外用药物疗效不佳、股癣面积较大或反复发作的患者。服用时需注意其可能的不良反应,如肝功能损害等,用药前及用药过程中需监测肝功能。
特比萘芬:同样用于外用治疗效果欠佳等情况。其安全性较好,但也需关注是否有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皮肤较为娇嫩,股癣治疗时应优先选择刺激性小的外用抗真菌药物,且用药剂量和疗程需严格遵医嘱。家长要监督儿童避免搔抓,防止皮肤破损感染。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若用药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需谨慎,因为部分抗真菌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外用药物相对安全,但也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药物。若病情严重需口服药物,必须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使用,且用药期间应密切监测。
3.老年人:老年人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可能正在服用其他药物,与抗真菌药物合用时可能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治疗股癣前,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同时,老年人皮肤干燥,外用药物可能引起皮肤刺激,可适当使用润肤剂缓解。若老年人行动不便,家属应协助其做好皮肤护理及用药。
4.免疫力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由于自身免疫力差,股癣可能更难治疗且易复发。此类人群除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外,还需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