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的判断方法、特殊人群提示,判断方法包括观察症状表现(如呼吸异常、咳嗽、发热或体温不升、口吐白沫、精神状态不佳等)、查看病史情况(出生史、接触史、其他病史)、进行医学检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病原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胸部X线、CT);特殊人群提示指出新生儿病情变化快,家长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勿自行用药,护理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注意喂奶姿势,有基础疾病的新生儿需密切观察病情并按医嘱护理治疗。
一、观察症状表现
1.呼吸异常:新生儿肺炎时呼吸会明显增快,安静状态下呼吸次数可超过60次/分钟。同时可能伴有呼吸急促、费力,出现鼻翼扇动,即呼吸时鼻孔一张一合;还可能出现三凹征,也就是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
2.咳嗽:虽然新生儿咳嗽反射较弱,但肺炎时也可能出现咳嗽,可为单声咳,也可能是连续的轻咳。
3.发热或体温不升:部分新生儿肺炎会有发热症状,但也有一些新生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可能不出现发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体温可低于36℃。
4.口吐白沫:口腔内有白色泡沫样物质吐出,这是因为肺部炎症导致分泌物增多,通过口腔排出。
5.精神状态不佳:新生儿会表现出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吃奶量明显减少,吸吮无力,甚至出现拒奶的情况。
二、查看病史情况
1.出生史:了解宝宝出生时有无窒息、羊水吸入、胎粪吸入等情况,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例如羊水被胎粪污染,宝宝在宫内或分娩过程中吸入被污染的羊水,就容易引发肺炎。
2.接触史:询问宝宝近期是否接触过感冒、发热等呼吸道感染的人群,新生儿免疫力低下,容易被感染而患上肺炎。如果家中有大人感冒,近距离接触新生儿后,就可能将病菌传染给宝宝。
3.其他病史:了解宝宝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会使宝宝抵抗力下降,增加患肺炎的风险,且患病后症状可能更严重,病情进展也可能更快。
三、进行医学检查
1.体格检查:医生会用听诊器听诊宝宝肺部,肺炎时可听到肺部有细湿啰音,像水泡破裂的声音。同时会检查宝宝的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评估整体状况。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通过检测血液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的数量和比例,判断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一般细菌感染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会升高,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可能升高。
C反应蛋白:是一种炎症指标,肺炎时C反应蛋白通常会升高,其升高程度可反映炎症的严重程度。
降钙素原:对判断细菌感染有重要意义,细菌感染时降钙素原会明显升高。
病原学检查:可取宝宝的痰液、咽拭子等进行细菌培养、病毒检测等,明确感染的病原体,以便针对性地选择治疗药物。
3.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的重要方法,可发现肺部有斑片状阴影等炎症表现。对于病情复杂或诊断不明确的,可能还需要进行胸部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情况。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由于新生儿身体各器官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快,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有上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切勿自行用药。在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但要避免对流风直接吹到宝宝。喂奶时要注意姿势,防止呛奶。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新生儿,家长更要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护理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