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体重减轻是怎么回事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体重下降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能量摄入减少(食欲不振,肠道炎症影响胃肠功能、干扰味觉嗅觉,年龄大的患者更明显;饮食受限,避免刺激性食物使食物选择范围缩小,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营养吸收障碍(肠道黏膜受损,吸收面积和功能下降,老年人修复慢;消化酶分泌减少,影响食物分解和营养吸收)、代谢率增加(炎症反应激活免疫系统提高代谢率,青少年更明显;发热使能量消耗增加)以及其他因素(腹泻致营养物质流失,对儿童影响更显著;心理压力影响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导致食欲减退、代谢异常,女性更易情绪波动)。
一、能量摄入减少
1.食欲不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肠道炎症会刺激肠道神经,影响胃肠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炎症介质会干扰人体的味觉和嗅觉,降低食物的吸引力,使患者进食量减少。年龄较大的患者本身消化功能减退,炎症对其胃肠功能的影响可能更为明显,食欲不振的情况可能更严重。
2.饮食受限:由于肠道处于炎症状态,患者需要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高纤维等刺激性食物,否则会加重肠道负担,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加剧。这样一来,患者的食物选择范围大大缩小,可能无法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从而导致能量摄入不足。儿童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受限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二、营养吸收障碍
1.肠道黏膜受损:溃疡性结肠炎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炎症会导致肠道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甚至溃疡形成。肠道黏膜是营养物质吸收的重要场所,黏膜受损后,其吸收面积减少,吸收功能下降,使得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就被排出体外。老年人肠道黏膜修复能力较弱,黏膜受损后恢复时间长,营养吸收障碍可能持续更久。
2.消化酶分泌减少:肠道炎症会影响胰腺等消化器官的功能,导致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酶对于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至关重要,消化酶不足会使食物不能充分分解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进而影响营养的吸收。
三、代谢率增加
1.炎症反应:肠道的炎症会引发全身性的炎症反应,机体为了对抗炎症,免疫系统会被激活,代谢率会相应提高。免疫系统在发挥作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这就使得患者即使在休息状态下,能量消耗也比正常人增加。青少年患者身体代谢本来就较为旺盛,加上炎症导致的代谢率进一步升高,能量消耗会明显增多。
2.发热:部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会升高13%左右。发热会使身体的能量消耗增加,而患者由于食欲不振等原因能量摄入又不足,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四、其他因素
1.腹泻:腹泻是溃疡性结肠炎的常见症状之一,频繁的腹泻会导致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丢失,同时也会带走一些未被吸收的营养物质。长期腹泻会使患者体内营养物质流失过多,体重逐渐减轻。儿童患者由于身体储备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少,腹泻对体重的影响可能更为显著。
2.心理压力: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病情容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导致食欲减退,同时也会影响身体的代谢功能,进一步加重体重减轻的情况。不同年龄段和性别的患者心理承受能力不同,应对心理压力的方式也有所差异,女性患者可能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需要给予更多的心理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