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炎症状有哪些
小儿肠炎症状包括消化系统和全身症状两方面,消化系统症状有腹泻(轻型每日数次至10余次,重型可达数十次)、呕吐(疾病初期出现,程度不一)、腹痛(年龄小患儿哭闹不安等,年龄稍大患儿可诉说脐周疼痛)、腹胀(腹部膨隆,叩诊鼓音);全身症状有发热(轻型38℃左右,重型39℃40℃甚至惊厥)、精神萎靡(因不适和能量水分丢失所致)、脱水(分轻、中、重度,表现不同)、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特殊人群中,新生儿和婴儿症状易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影响发育,有基础疾病的小儿肠炎会加重原有病情,家长应培养孩子良好卫生习惯预防该病。
一、消化系统症状
1.腹泻:是小儿肠炎最常见的症状。轻型肠炎患儿每日腹泻次数可达数次至10余次,大便呈黄色或黄绿色,稀糊状或蛋花汤样,有时可见少量黏液;重型肠炎患儿腹泻更为频繁,每日可达数十次,大便呈水样,量多,可导致患儿出现脱水症状。
2.呕吐:部分患儿会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呕吐一般发生在疾病初期,程度轻重不一,有些患儿可能仅呕吐12次,而有些则可能频繁呕吐。
3.腹痛:患儿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痛,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无法准确表达,常表现为哭闹不安、面色苍白、双腿蜷缩等。年龄稍大的患儿能够诉说腹痛,疼痛部位多在脐周,疼痛性质可为阵发性绞痛或隐痛。
4.腹胀:由于肠道内气体积聚和消化功能紊乱,患儿可能出现腹胀症状,表现为腹部膨隆,叩诊呈鼓音。
二、全身症状
1.发热:许多小儿肠炎患儿会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高可低。轻型肠炎患儿体温一般在38℃左右,重型肠炎患儿体温可高达39℃40℃,甚至出现高热惊厥。发热的原因主要与肠道感染导致的炎症反应有关。
2.精神萎靡:因腹泻、呕吐导致患儿身体不适,以及能量和水分丢失,会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等症状。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时,患儿精神状态会更差,甚至出现昏迷。
3.脱水:根据脱水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脱水。轻度脱水时,患儿精神稍差,皮肤稍干燥,弹性尚可,眼窝和前囟稍凹陷,哭时有泪,尿量稍减少;中度脱水时,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皮肤苍白、干燥,弹性较差,眼窝和前囟明显凹陷,哭时泪少,尿量明显减少;重度脱水时,患儿呈重病容,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皮肤发灰或有花纹、干燥,弹性极差,眼窝和前囟深陷,眼闭不合,哭时无泪,口唇黏膜极干燥,尿量极少或无尿。
4.电解质紊乱:腹泻和呕吐可导致患儿体内电解质丢失,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包括低钠血症、低钾血症等。低钠血症时,患儿可出现头痛、嗜睡、抽搐等症状;低钾血症时,可表现为精神不振、肌无力、腹胀、心律失常等。
三、特殊人群提示
小儿肠炎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影响有所不同,家长需要格外关注。对于新生儿和婴儿,由于其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腹泻、呕吐等症状可能会迅速导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因此,家长一旦发现新生儿或婴儿出现肠炎症状,应立即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对于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的小儿,肠炎可能会加重原有病情,增加治疗的复杂性和难度。这类患儿在治疗肠炎的同时,需要密切关注基础疾病的情况,必要时多学科协作治疗。此外,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吃不洁食物等,以预防小儿肠炎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