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过敏性哮喘的治疗药物分为控制药物和缓解药物,控制药物包括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不同年龄段使用有不同注意事项)、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孕妇和哺乳期妇女需权衡利弊)、长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不能单独用,心血管疾病患者需监测心率血压)、缓释茶碱(如氨茶碱缓释片,治疗窗窄需监测血药浓度);缓解药物有短效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频繁用可能降低疗效,低龄儿童避免过量)、短效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青光眼和前列腺增生患者需注意)、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甲泼尼龙,长期用有不良反应,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同时针对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及有其他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用药均有不同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一、控制药物
1.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一线控制药物,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常见药物有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对于不同年龄段患者,儿童使用时需根据年龄和病情调整装置,如幼儿可能需要借助面罩式储雾罐;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可能出现的口腔念珠菌感染等不良反应。有骨质疏松病史的患者,长期使用需关注骨密度变化。
2.白三烯调节剂:通过调节白三烯的生物活性而发挥抗炎作用,同时可以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常用药物为孟鲁司特钠,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过敏性哮喘患者,尤其对阿司匹林哮喘、运动性哮喘及伴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效果较好。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时需权衡利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3.长效β?受体激动剂:与吸入性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可增强疗效。药物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等。使用时要注意不能单独用于治疗过敏性哮喘,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使用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
4.缓释茶碱: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减少环磷腺苷的水解,从而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常用药物有氨茶碱缓释片等。其治疗窗较窄,用药过程中需监测血药浓度。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时要谨慎,可能需要调整剂量。
二、缓解药物
1.短效β?受体激动剂:是缓解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药物,能迅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哮喘症状。常见药物有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频繁使用可能导致β?受体功能下调,疗效降低。低龄儿童使用时要注意避免过量,需严格遵循医生建议。
2.短效抗胆碱能药物: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传出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常与短效β?受体激动剂联合使用,增强支气管舒张作用。青光眼、前列腺增生患者使用时需注意,可能会加重原有的病情。
3.全身用糖皮质激素:在哮喘严重急性发作时使用,可迅速控制气道炎症,缓解症状。常用药物有泼尼松、甲泼尼龙等。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如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糖尿病患者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糖,调整降糖药物剂量。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儿童患者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用药选择和剂量需严格个体化,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避免接触过敏原等,低龄儿童尽量避免使用可能有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时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需在医生权衡利弊后谨慎使用。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肝肾功能可能减退,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不良反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等,在使用治疗过敏性哮喘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