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涉及问题识别、措施实施及特殊人群关注。护理问题包括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体温过高、营养失调和潜在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护理措施有改善气体交换(保持室内适宜温湿度、调整体位、必要时吸氧)、促进痰液排出(多饮水、胸部物理治疗、用祛痰药)、控制体温(观察体温、物理或药物降温、补充水分)、保证营养供给(提供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或鼻饲、静脉补充)、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等,及时处理异常);特殊人群护理需考虑患儿年龄、身体状况,如对婴幼儿拍背力度适中,对体质弱有基础病患儿加强营养和监测,用药遵循医嘱,家长给予关爱安抚助其保持良好心态。
一、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问题
1.气体交换受损:小儿支气管肺炎时,炎症会导致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管腔狭窄,肺泡内充满炎性渗出物,影响气体的交换,导致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受阻。例如,常见于病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如细菌、病毒或支原体感染。
2.清理呼吸道无效:由于小儿咳嗽反射较弱,加上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导致呼吸道分泌物积聚,影响通气功能。这在婴幼儿中更为明显,因为他们的气道相对狭窄,纤毛运动功能也不完善。
3.体温过高:炎症反应会使小儿体温调节中枢紊乱,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从而出现发热症状。一般来说,病原体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是导致体温升高的主要原因。
4.营养失调:患病期间,小儿食欲减退,摄入营养物质减少,而身体因发热、呼吸加快等消耗增加,容易出现营养不足的情况。尤其是病情较重、病程较长的患儿,营养失调更为明显。
5.潜在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当肺部炎症严重时,可导致肺动脉高压,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力衰竭;呼吸功能严重受损时,则可能出现呼吸衰竭。
二、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措施
1.改善气体交换: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温度维持在1822℃,湿度以50%60%为宜。根据病情采取合适的体位,如半卧位或高枕卧位,以利于呼吸。必要时给予吸氧,根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
2.促进痰液排出:鼓励患儿多饮水,以稀释痰液。进行有效的胸部物理治疗,如拍背,拍背时手指并拢、稍向内合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轻拍打患儿背部,边拍边鼓励患儿咳嗽。根据医嘱给予祛痰药物。
3.控制体温: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当体温超过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如头部冷敷、温水擦浴等。对于体温持续不退或伴有惊厥等情况的患儿,可按医嘱给予退热药物。同时,要注意给患儿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防脱水。
4.保证营养供给: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的食物。对于食欲不佳的患儿,可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患儿,可通过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
5.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精神状态、面色、尿量等变化。若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肝脏增大等心力衰竭表现,或呼吸节律改变、发绀加重等呼吸衰竭表现,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
三、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需充分考虑患儿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由于其生理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在护理过程中要更加细心和谨慎。如在拍背时,力度要适中,避免损伤患儿娇嫩的身体。对于体质较弱、有基础疾病的患儿,要加强营养支持和病情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家长要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安抚,帮助患儿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