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息支气管炎吃什么药
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药物及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包括:控制感染药物有针对细菌感染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及针对病毒感染的利巴韦林等,特殊人群使用需谨慎;止咳祛痰药物有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有相应适用和注意情况;平喘药物包括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能药物、茶碱类药物,各有不良反应和使用注意;糖皮质激素分吸入用和口服或静脉用,长期或使用此类药物有不同不良反应;特殊人群中,儿童用药要按剂量,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和调整剂量;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需评估利弊;有基础疾病患者用药要告知病史,避免加重病情。
一、控制感染药物
1.抗生素:如果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喘息性支气管炎,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洛)、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使用抗生素需谨慎,应严格遵循医嘱。若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则不能使用青霉素类药物。
2.抗病毒药物:若是病毒感染所致,可能会用到抗病毒药物,如利巴韦林等。对于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抗病毒药物要权衡利弊,严格把控。
二、止咳祛痰药物
1.氨溴索:它能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出及减少黏液的滞留,从而显著促进排痰,改善呼吸状况。儿童和老年人都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但儿童用药剂量与成人不同。
2.乙酰半胱氨酸:可使痰液中黏蛋白的双硫键断裂,降低痰液的黏滞性,并使之液化而易于咳出。有支气管哮喘的患者在使用时需密切观察,以防病情加重。
三、平喘药物
1.β?受体激动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能迅速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喘息症状。这类药物起效快,但使用时可能会有心跳加快、手抖等不良反应。低龄儿童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剂量和用药方式。
2.抗胆碱能药物:如异丙托溴铵,可通过阻断节后迷走神经传出支,降低迷走神经张力而舒张支气管。对于患有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的患者要慎用。
3.茶碱类药物:如氨茶碱,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兴奋呼吸中枢。但治疗窗窄,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儿童和老年人对茶碱的敏感性较高,使用时要格外谨慎。
四、糖皮质激素
1.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可有效减轻气道炎症,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长期使用可能会有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用药后需及时漱口。儿童使用吸入用糖皮质激素可有效控制病情,但要注意监测生长发育情况。
2.口服或静脉用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口服泼尼松或静脉使用甲泼尼龙等。但此类药物不良反应较多,如引起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孕妇、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患者等特殊人群使用时需严格评估。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用药要严格按照儿童剂量。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雾化吸入、拍背排痰等。低龄儿童应避免使用某些有潜在风险的药物。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用药反应和病情变化。
2.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用药时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使用经肝肾代谢的药物时需调整剂量。
3.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药物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使用药物前需充分评估利弊。尽量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必要时需咨询妇产科和儿科医生。
4.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心脏病、高血压、青光眼、前列腺增生等疾病的患者,在使用药物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避免使用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