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炎表现
急性肠炎的症状表现多样,可分为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且不同特殊人群表现有差异。胃肠道症状包括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性质多样,不同年龄段表述有别,不良生活方式和胃肠道病史会加重;腹泻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性状改变,易致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有肠道疾病史症状更严重;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特殊人群和有慢性胃病病史者症状明显。全身症状有发热,儿童、年老体弱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情况特殊;乏力,不同人群受影响程度不同;脱水,分轻、中、重度,儿童和老年人需密切关注。特殊人群中,儿童易出现脱水等失调情况,还会烦躁拒食;老年人症状不典型但病情重,易有心脑血管并发症且恢复慢;孕妇要关注对自身症状及对胎儿影响,治疗用药需谨慎。
一、胃肠道症状
1.腹痛:是急性肠炎常见症状之一。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或下腹部,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阵发性绞痛、胀痛或隐痛。不同年龄段对腹痛的表述不同,儿童可能仅表现为哭闹不安,难以准确描述疼痛情况;成年人能较清晰表述疼痛感受。生活方式上,若近期饮食不规律、进食过多生冷辛辣食物,可能加重腹痛症状。有胃肠道病史的患者,腹痛可能更剧烈且持续时间长。
2.腹泻:患者排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可达数次至数十次。粪便性状改变,多为稀便、水样便,严重时可呈蛋花汤样。腹泻频繁会导致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若本身有肠道疾病史,腹泻症状可能更严重且难以控制。
3.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频繁呕吐会影响患者进食和营养摄入,对于孕妇等特殊人群,呕吐可能加重孕期不适。有慢性胃病病史的患者,呕吐症状可能更明显。
二、全身症状
1.发热:部分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轻至中度升高,一般在38℃39℃之间,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热可能更易出现且体温波动较大。年老体弱或有免疫功能低下病史的患者,发热可能持续时间较长,且更容易引发其他并发症。
2.乏力:因腹泻、呕吐导致身体营养物质丢失,能量供应不足,患者常感到乏力。长期体力劳动者在患病期间,乏力感可能更明显,影响日常活动。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下降,乏力症状可能会进一步加重,需要更多的休息和护理。
3.脱水:由于大量腹泻和呕吐,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可导致脱水。轻度脱水时,患者可出现口渴、皮肤弹性稍差;中度脱水时,会出现眼窝凹陷、尿量减少;重度脱水时,可出现精神萎靡、休克等严重症状。儿童和老年人对脱水的耐受性较差,更需要密切关注脱水情况并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三、特殊人群表现差异
1.儿童:儿童急性肠炎除上述常见症状外,由于其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病情变化较快,更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哭闹时眼泪减少、囟门凹陷等。同时,儿童可能因腹痛而表现出烦躁不安、拒食等情况。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减退,免疫力下降,急性肠炎症状可能不典型,但病情相对较重。除胃肠道症状和全身症状外,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如因脱水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诱发脑梗死、心肌梗死等。而且老年人恢复能力较差,病程可能相对较长。
3.孕妇:孕妇患急性肠炎时,除了要关注自身的腹痛、腹泻等症状外,还需要特别注意对胎儿的影响。频繁的腹泻和呕吐可能导致孕妇营养摄入不足,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一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在治疗时需要谨慎选择药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