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不张的病因
肺不张的病因分为阻塞性和非阻塞性两类,阻塞性病因包括气道内异物(如儿童易吸入花生米等、成人进食异常或醉酒时也可能吸入)、肿瘤(如支气管肺癌、肺部良性肿瘤)、黏液栓(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痰液形成黏液栓)、血块(胸部创伤等致气道血块);非阻塞性病因有压迫性因素(胸腔积液、气胸、纵隔肿瘤压迫肺组织)、粘连性因素(肺组织炎症、纤维化致粘连)、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成人严重疾病时)、神经肌肉因素(神经系统疾病致呼吸肌无力、老年人呼吸肌力量弱)。特殊人群中,儿童要防异物阻塞,家长应避免给其易呛咳食物并加强监管;老年人要增强呼吸肌力量、促进痰液排出;有肺部基础疾病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病、定期复查;肿瘤患者要密切关注病情、定期检查,症状加重及时就医。
一、阻塞性病因
1.气道内异物:儿童因喜欢将小物品放入口中,在玩耍、哭闹或嬉笑时,易将异物吸入气道,如花生米、瓜子等。成人在进食时说话、大笑或醉酒后也可能发生异物吸入。异物阻塞气道可导致相应肺段或肺叶的通气受阻,引起肺不张。
2.肿瘤:支气管肺癌是导致肺不张的常见肿瘤原因,肿瘤可直接生长阻塞支气管腔,或者通过压迫周围组织间接阻塞气道。其他肺部的良性肿瘤如错构瘤等,也可能因体积增大阻塞气道。
3.黏液栓:在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疾病中,气道会产生大量黏稠的痰液。如果患者年老体弱、咳痰无力,或者因胸痛等原因不敢用力咳痰,痰液就容易形成黏液栓阻塞气道,进而引发肺不张。
4.血块:胸部创伤、大咯血等情况可能导致气道内形成血块,血块阻塞气道可造成肺不张。
二、非阻塞性病因
1.压迫性因素:胸腔内的占位性病变,如胸腔积液、气胸、纵隔肿瘤等,可压迫肺组织,使肺组织不能充分膨胀,导致肺不张。大量胸腔积液可占据胸腔空间,使肺组织被压缩;气胸时,气体进入胸腔,压迫肺脏;纵隔肿瘤可直接压迫邻近的肺组织。
2.粘连性因素:肺组织的炎症、纤维化等病变可导致肺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限制肺的扩张。例如,肺结核、肺脓肿等疾病愈合后,可在肺内形成瘢痕组织,引起肺组织粘连,造成肺不张。
3.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引起的,多见于早产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以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维持肺泡的稳定性。缺乏时,肺泡容易萎陷,导致肺不张。成人在某些严重疾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情况下,也可能出现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减少或破坏增加,引起肺不张。
4.神经肌肉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格林巴利综合征等,可导致呼吸肌无力,影响胸廓的正常运动和肺的通气功能,引起肺不张。老年人由于呼吸肌力量减弱,也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儿童:儿童气道相对狭窄,更易发生气道内异物阻塞导致肺不张。家长应注意避免给儿童食用容易引起呛咳的食物,如坚果等。同时,要加强对儿童的监管,防止其将小物品放入口中。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咳痰能力减弱,且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应鼓励老年人进行适当的运动,增强呼吸肌力量。对于长期卧床的老年人,要定期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3.有肺部基础疾病患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患者,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遵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在病情发作时,要及时就医,防止痰液阻塞气道等情况导致肺不张。
4.肿瘤患者:对于肺部肿瘤患者,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定期进行胸部影像学检查。如果出现咳嗽、气短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发生肺不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