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用药护理
小儿支气管肺炎药物护理及相关注意事项如下:抗感染药物方面,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用药前明确过敏史,关注不同年龄段副作用,如氨基糖苷类不用于低龄儿童;病毒感染用抗病毒药,了解病史及过敏情况,留意不良反应。对症治疗药物方面,止咳祛痰药对小年龄儿童不主张用强力镇咳药,关注祛痰药效果;平喘药注意β?受体激动剂的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及糖皮质激素对生长发育影响和口腔真菌感染等。一般护理上,提高大龄儿童用药依从性,婴幼儿喂药防呛咳,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生活护理。特殊人群中,早产儿或低体重儿因肝肾功能不完善需精准用药;有基础疾病患儿病情复杂,关注药物相互作用;过敏体质患儿重点观察过敏反应,排查并避免过敏原。
一、抗感染药物护理
1.抗生素:小儿支气管肺炎若为细菌感染所致,常需使用抗生素。用药前需明确患儿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尤其是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有过敏史者需谨慎选择。不同年龄段的患儿,药物代谢能力不同,用药时要关注药物副作用。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能对小儿听神经和肾功能有损害,一般不用于低龄儿童。使用过程中,观察患儿有无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以及腹泻、恶心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2.抗病毒药物:对于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可使用相应抗病毒药物。如流感病毒引起的,可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同样要了解患儿病史及过敏情况,部分抗病毒药物可能会有发热、乏力等不良反应,需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并向医生反馈。
二、对症治疗药物护理
1.止咳祛痰药:咳嗽、咳痰是小儿支气管肺炎常见症状。若咳嗽剧烈影响患儿休息和睡眠,可适当使用止咳药。但对于小年龄儿童,尤其是婴儿,一般不主张使用强力镇咳药,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导致痰液排出不畅,加重病情。祛痰药可稀释痰液,促进排出,使用时要关注药物效果,观察患儿痰液性状、量的变化。
2.平喘药:若患儿伴有喘息,可使用平喘药,如β?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等。使用β?受体激动剂时,要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心率加快、手抖等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对患儿生长发育产生一定影响,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疗程,同时观察有无口腔真菌感染等局部不良反应,指导患儿用药后及时漱口。
三、一般护理注意事项
1.用药依从性: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要做好用药教育,向其解释用药的目的和重要性,提高依从性。对于婴幼儿,家长喂药时要注意方法,避免强行灌药,防止呛咳甚至窒息。
2.观察病情变化:用药期间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呼吸、咳嗽、精神状态等病情变化。如体温持续不降或再次升高,咳嗽加重,出现呼吸急促、发绀等,可能提示病情进展,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3.生活护理配合:保证患儿充足休息,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饮食上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喂奶时要注意防止呛奶。同时,鼓励患儿多饮水,有助于稀释痰液。
四、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早产儿或低体重儿:这类患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较差。使用药物时,更要严格遵医嘱,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可能需要更精准地调整药物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
2.有基础疾病患儿: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的患儿,病情往往更复杂,用药种类可能较多,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的风险增加。家长要详细告知医生患儿病史,用药过程中要更加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3.过敏体质患儿:除了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外,用药后要重点观察有无过敏反应。此类患儿可能对多种药物、食物或环境因素过敏,生活中要注意排查可能的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以减少过敏诱发支气管肺炎加重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