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感冒的区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与感冒在病因、症状表现、病程、实验室检查及治疗预防方面均有不同。病因上,新冠由SARS-CoV-2引起、传染性强,感冒多由多种病毒引起、传染性相对较弱;症状表现上,新冠症状多样,有特殊表现,感冒主要是上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相对较轻;病程上,新冠部分轻型12周恢复,普通型等病程长,感冒多1周左右自愈;实验室检查上,新冠核酸等可阳性、血常规及胸部影像有相应表现,感冒血常规一般无异常、胸部影像通常正常;治疗预防上,新冠以对症支持等为主、预防靠防护和疫苗,感冒以对症治疗等为主、非药物干预重要。
一、病因方面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该病毒属于β属冠状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及有基础病史的人群感染后表现可能不同,比如有基础肺部疾病等病史的人群感染后更易出现重症情况。
2.感冒:多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一般传染性相对较弱,健康人群在受凉、劳累等情况下容易发病,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不健康等因素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比如长期缺乏运动者相对更易患感冒。
二、症状表现方面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多样,常见有发热(可为低热、中等度热或高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会出现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表现。不同年龄人群症状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有的以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老年患者及有基础病史者症状可能更严重,易出现呼吸困难等重症表现。
2.感冒: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全身症状相对较轻,一般发热多为低热或中度热,全身症状可有乏力、头痛等,通常没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那样多样且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的嗅觉味觉减退等特殊表现。
三、病程方面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部分轻型患者可能在12周左右恢复,普通型及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相对较长,有的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更长时间恢复,而且有基础病史等特殊人群恢复时间可能更久,恢复情况受基础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
2.感冒:病程相对较短,一般普通感冒经过适当休息等非药物干预,大多1周左右可自愈,体质较好者恢复更快,若合并有其他并发症等情况病程可能会延长,但总体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程短。
四、实验室检查方面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可呈阳性,血常规检查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等;胸部影像学检查早期可呈现多发小斑片影及间质改变,进而发展为双肺多发磨玻璃影、浸润影,严重者可出现肺实变,胸腔积液少见。不同年龄、病史人群检查结果可能因个体差异有不同表现,比如老年患者可能炎症指标等变化不典型等情况。
2.感冒:一般血常规无明显异常,若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可升高,胸部影像学通常无异常表现。
五、治疗与预防方面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目前主要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可使用相应抗病毒药物等。预防方面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如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其重症的重要措施,不同年龄人群均可接种合适的新冠疫苗来降低感染后重症等风险,比如儿童也有相应适用的新冠疫苗。
2.感冒: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如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的药物等,通常多休息、多饮水,增强自身免疫力等非药物干预很重要,不同年龄人群在感冒时需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护理,比如儿童感冒时要注意观察体温等变化,避免出现高热惊厥等情况,同时要避免滥用药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