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肺炎患儿发生腹胀是由于
重症肺炎患儿腹胀的原因主要包括感染因素(病原体毒素刺激影响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全身性炎症反应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胃肠血管收缩影响代谢功能、膈肌运动受限不利气体排出)、药物副作用(抗生素刺激胃肠黏膜、镇静药物抑制胃肠神经调节)、吞咽空气过多(呼吸困难时吸入、喂养不当导致)、其他因素(营养不良使胃肠蠕动减弱、心理因素影响胃肠功能);护理时要关注病情,注意喂养姿势方法,积极治疗肺炎,考虑药物副作用,严重腹胀时及时处理。
一、感染因素
1.病原体毒素刺激:重症肺炎时,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在体内大量繁殖并释放毒素。这些毒素会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例如,大肠杆菌产生的内毒素可导致肠壁血管收缩,使肠道血液循环障碍,进而引起肠麻痹,肠道内容物排出受阻,气体积聚导致腹胀。
2.全身性炎症反应:重症肺炎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会导致体内多种炎性介质释放,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等。这些炎性介质可影响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和功能,破坏胃肠道的正常屏障,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腹胀症状。
二、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
1.胃肠血管收缩:重症肺炎患儿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缺氧可使胃肠血管收缩,减少胃肠道的血液灌注,影响胃肠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胃肠道缺血缺氧会导致胃肠蠕动减慢,食物和气体在肠道内积聚,引起腹胀。
2.膈肌运动受限:二氧化碳潴留可使呼吸中枢受到抑制,呼吸变浅变慢,同时膈肌运动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膈肌是参与呼吸运动的重要肌肉,其运动受限会影响腹腔内压力的变化,不利于胃肠道内气体的排出,从而加重腹胀。
三、药物副作用
1.抗生素:治疗重症肺炎时常用的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这些药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影响胃肠蠕动。阿奇霉素可作用于胃肠道的平滑肌,使其收缩频率和幅度改变,导致胃肠动力紊乱,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2.镇静药物:在重症监护过程中,为了减轻患儿的烦躁不安,可能会使用一些镇静药物,如咪达唑仑等。这些药物会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同时也会对胃肠道的神经调节产生影响,使胃肠蠕动减弱,引起腹胀。
四、吞咽空气过多
1.呼吸困难:重症肺炎患儿由于呼吸急促、喘息等原因,在呼吸过程中容易吞咽过多的空气。患儿在用力呼吸时,会不自觉地将大量空气吸入胃肠道,导致胃肠道内气体增多,引起腹胀。
2.喂养不当:如果患儿在喂养过程中姿势不正确或吸吮过快,也会使空气随乳汁或食物一起进入胃肠道。特别是人工喂养的患儿,奶瓶的奶嘴大小不合适或喂养时奶瓶倾斜角度不当,更容易导致吞咽空气过多。
五、其他因素
1.营养不良:重症肺炎患儿由于病情较重,食欲往往较差,摄入的营养物质不足。长期的营养不良会导致患儿胃肠壁肌肉松弛,胃肠蠕动能力减弱,使食物和气体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从而引起腹胀。
2.心理因素:年龄稍大的患儿可能会因为疾病带来的不适和住院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这些不良情绪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影响胃肠道的功能,导致胃肠蠕动紊乱,出现腹胀症状。
对于重症肺炎患儿腹胀的情况,在护理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喂养时要注意正确的姿势和方法,避免吞咽过多空气。同时,要积极治疗肺炎,控制感染,改善患儿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状况。在使用药物时,要充分考虑药物的副作用,尽量选择对胃肠道影响较小的药物。如果腹胀症状严重,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如胃肠减压等,以减轻患儿的痛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