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的胃疼怎么办
胃出血伴随胃疼需从明确病因、紧急处理、及时就医、医院治疗、康复与护理五个方面应对。病因常见有胃溃疡、急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等因素会影响发病情况;紧急处理要让患者卧床休息、禁食禁水并监测生命体征;应尽快送患者去附近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携带相关资料并详细描述病情;医院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康复与护理方面要调整饮食、改变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
一、明确病因
胃出血伴随胃疼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常见病因有胃溃疡、急性胃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胃溃疡多有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等。急性胃炎常有近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大量饮酒等诱因,疼痛较为突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多见于肝硬化患者,起病急,出血量较大,疼痛程度不一。年龄方面,老年人可能因血管弹性差、基础疾病多,胃出血胃疼可能更为严重且恢复慢;年轻人若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酗酒、熬夜等,也易引发胃出血胃疼。性别上,男性可能因社交应酬多、吸烟喝酒比例高,发病风险相对女性稍高。有既往胃病史的患者复发风险更高。
二、紧急处理
1.卧床休息:让患者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安静,避免情绪紧张和剧烈活动,以减少机体耗氧量,防止出血进一步加重。
2.禁食禁水:一旦怀疑胃出血,应严格禁食禁水,以免食物刺激胃黏膜,加重出血和胃疼症状。
3.监测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如有条件可进行简单测量并记录,为后续就医提供参考。若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呼吸急促等情况,提示可能有大量出血,需立即就医。
三、及时就医
1.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应尽快将患者送往附近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最好是设有急诊科和消化内科的综合性医院。
2.携带相关资料:若患者有既往病历、检查报告等资料,应一并携带,以便医生快速了解患者病史和病情。
3.向医生详细描述病情:包括胃疼的起始时间、疼痛程度、性质、部位,是否伴有呕血、黑便等情况,以及近期的饮食、用药等情况。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应告知医生其基础疾病情况;儿童患者要说明是否有特殊的饮食或接触史等。
四、医院治疗
1.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常用药物有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等,可减少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促进止血和胃黏膜修复;还有止血药物等。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用药剂量可能需要调整;儿童用药要根据年龄、体重精确计算,且部分药物可能有年龄禁忌,如某些药物不适合低龄儿童使用。
2.内镜治疗:对于一些病因明确的胃出血,如胃溃疡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等,可通过内镜进行治疗,如内镜下止血、注射硬化剂等。
3.手术治疗:若药物治疗和内镜治疗效果不佳,或出血量大、病情危急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五、康复与护理
1.饮食调整:在出血停止后,应遵循循序渐进的饮食原则。开始可给予少量温凉的流食,如米汤等,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最后恢复正常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过热、过冷、过硬的食物。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要改变饮食习惯,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特殊人群如老年人消化功能弱,饮食应更易于消化;儿童则要注意营养均衡。
2.生活方式改变:戒烟戒酒,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遵医嘱按时服药。
3.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复查胃镜、血常规等检查,以便及时了解胃黏膜的修复情况和是否有复发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