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感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肺部感染的成因包括病原体感染(如细菌、病毒、真菌、非典型病原体等不同类型病原体引发感染各有特点)、宿主因素(涵盖年龄、基础疾病、免疫功能低下、不良生活方式等方面影响)和其他因素(如医院环境、误吸、空气污染等),针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有基础疾病者、免疫功能低下者以及吸烟酗酒者分别给出了预防肺部感染的温馨提示。
一、病原体感染
1.细菌: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菌,健康人鼻咽部可携带,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引发肺部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多种毒素和酶,具有较强致病性,常见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流感嗜血杆菌多引起婴幼儿及老年人肺部感染。
2.病毒:流感病毒传染性强,可引起爆发流行,感染后破坏呼吸道黏膜屏障,易合并细菌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主要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冠状病毒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
3.真菌:念珠菌属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多发生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曲霉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吸入大量曲霉孢子可引发肺部感染,常见于免疫功能受损者。隐球菌主要通过呼吸道吸入,健康人感染后多可自愈,但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引起严重肺部病变。
4.非典型病原体:支原体感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儿童和青少年易感,起病较缓慢。衣原体感染可引起肺炎,常见于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军团菌存在于水和土壤中,可通过空调系统、热水供应系统等传播,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吸烟者、慢性疾病患者。
二、宿主因素
1.年龄: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呼吸道黏膜屏障功能较弱,咳嗽反射和纤毛运动功能差,易发生肺部感染。老年人呼吸道黏膜萎缩,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下降,免疫功能减退,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降低,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风险。
2.基础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防御功能受损,黏液分泌增多,有利于病原体滋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免疫力下降,白细胞吞噬功能减弱,易并发肺部感染。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放疗、化疗后,骨髓抑制导致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受到抑制,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3.免疫功能低下: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可抑制机体免疫功能,使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容易发生各种机会性肺部感染,如肺孢子菌肺炎等。
4.生活方式:吸烟可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增加病原体感染的机会。酗酒可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影响肺部的正常功能,增加肺部感染的易感性。缺乏运动可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心肺功能减弱,不利于呼吸道的健康。
三、其他因素
1.医院环境:医院内病原体种类繁多,患者集中,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加。医疗器械如呼吸机、气管插管等的使用,如果消毒不严格,容易导致病原体传播,引发肺部感染。
2.误吸: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的患者容易发生误吸,将口腔或胃内容物吸入肺部,带入病原体,引起化学性肺炎和继发性感染。
3.空气污染:长期暴露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颗粒物、二氧化硫等可损伤呼吸道黏膜,降低呼吸道的防御能力,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婴幼儿要注意合理喂养,增强营养,按时接种疫苗,减少与感染患者的接触。老年人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病情发展,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期复查。免疫功能低下者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可采取隔离防护措施。吸烟和酗酒者应尽早戒烟戒酒,改善生活方式,以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