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常备药
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相关药物,包括抗感染药物(如β-内酰胺类的阿莫西林、头孢克肟,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等)、祛痰药物(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支气管扩张剂(如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等),并强调支气管扩张患者常备药物选择需综合病情等因素,且药物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同患者因个体差异用药有别,患者不可自行随意用药。
一、抗感染药物
(一)β内酰胺类抗生素
1.阿莫西林:对于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支气管扩张感染有一定疗效,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发挥杀菌作用。有研究表明,阿莫西林对部分常见的引起支气管扩张感染的肺炎链球菌等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但需注意,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禁用。在儿童中使用时,要根据体重等情况谨慎选择剂量等,同时要关注儿童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反应等。
2.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肟,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杀菌。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使用需注意剂量调整,老年人可能因肾功能减退等因素需要调整用药方案,儿童使用时要根据年龄和体重准确给药,其不良反应可能有胃肠道不适等。
(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1.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衣原体等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也可用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情况。其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在特殊人群中,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监测肝功能等,儿童使用需严格按照体重计算剂量,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时需权衡利弊,因为可能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一定影响。
二、祛痰药物
(一)氨溴索
1.可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还可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扩张有痰液黏稠不易咳出的情况。对于儿童,要根据年龄和病情调整剂量,儿童使用时可能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需密切观察;老年人使用时也要注意可能出现的胃肠道反应等,同时要考虑老年人可能存在的肝肾功能情况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二)乙酰半胱氨酸
1.能使痰液中的黏蛋白多肽链中的二硫键断裂,降低痰液黏度,使其易于咳出。可用于支气管扩张有大量黏痰的患者。儿童使用时要注意剂量,因其可能有特殊的口味等,要注意儿童的接受程度;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使用时需谨慎,因为其对胎儿和婴儿的影响需要评估;老年人使用时要关注是否有呼吸系统以外的基础疾病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产生影响。
三、支气管扩张剂
(一)β?受体激动剂
1.沙丁胺醇:可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的β?受体,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缓解支气管痉挛。对于支气管扩张伴有喘息等症状的患者适用。儿童使用时要选择合适的剂型,如气雾剂等,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如心悸等;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可能存在的心血管基础疾病,因为沙丁胺醇可能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影响,如引起心率加快等,使用时需密切监测。
(二)抗胆碱能药物
1.异丙托溴铵:通过拮抗迷走神经释放的递质乙酰胆碱而产生扩张支气管作用,起效较迅速。用于支气管扩张伴有支气管痉挛的患者。儿童使用时要根据年龄调整剂量,注意可能出现的口干等不良反应;老年人使用时要考虑其前列腺增生等情况,因为异丙托溴铵可能会加重前列腺增生患者的排尿困难等症状,使用时需谨慎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支气管扩张患者常备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病原体情况等综合决定,且药物的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同患者由于年龄、基础疾病等不同,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会有差异,患者不应自行随意使用药物,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