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炎是什么病状
胰腺炎的症状及特殊人群的相关提示。胰腺炎症状包括腹痛,多突然发作、程度不一,部位多在中上腹,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恶心、呕吐及腹胀,呕吐频繁且呕吐后腹痛不减轻,出血坏死型腹胀更明显;发热,多为中度以上持续35天,持续不退或升高提示合并感染;黄疸,部分患者发病12天出现,持续不退或加深可能有胆道梗阻等情况;低血压或休克,仅见于出血坏死型。特殊人群方面,儿童症状不典型、病情变化快,治疗注意避免用影响生长发育的药;老年人合并基础疾病多、病情复杂,治疗要兼顾基础病且谨慎用药;孕妇患胰腺炎影响自身和胎儿,诊断治疗要考虑两者安全;有胆道疾病等相关病史人群是高危人群,平时要调整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基础病,发作时告知病史以利制定治疗方案。
一、胰腺炎症状
1.腹痛:这是胰腺炎最主要的症状,多为突然发作,程度轻重不一,可为钝痛、刀割样痛、钻痛或绞痛,呈持续性,可有阵发性加剧。疼痛部位多在中上腹,可向腰背部呈带状放射,取弯腰抱膝位可减轻疼痛。水肿型腹痛一般35天缓解;出血坏死型腹痛剧烈,持续时间较长。不同年龄段人群腹痛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仅表现为哭闹不安;老年人对疼痛的敏感性可能降低,腹痛程度可能相对较轻。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腹痛情况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仔细鉴别。
2.恶心、呕吐及腹胀:多数患者起病即伴有恶心、呕吐,呕吐频繁,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有时含胆汁,呕吐后腹痛并不减轻。同时伴有腹胀,出血坏死型患者腹胀更为明显,甚至出现麻痹性肠梗阻。生活中经常暴饮暴食的人群,发病时恶心、呕吐及腹胀症状可能更为突出。
3.发热:多为中度以上发热,一般持续35天。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逐渐升高,提示可能合并感染,如胰腺脓肿、胆道感染等。儿童患者发热可能会引起惊厥等并发症,需要密切关注体温变化。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差,发热可能会加重心肺等脏器负担。
4.黄疸:部分患者可出现黄疸,一般较轻,多在发病后12天出现,数天内可消退。如果黄疸持续不退或逐渐加深,可能是由于胆总管结石、胆道蛔虫等原因引起胆道梗阻,也可能是胰腺炎症水肿压迫胆总管所致。有肝胆疾病史的患者,黄疸症状可能更为明显。
5.低血压或休克:仅见于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患者烦躁不安、皮肤苍白、湿冷等,有极少数患者可突然发生休克,甚至发生猝死。这是由于胰腺组织坏死,释放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以及心肌抑制因子等对心脏的抑制作用。既往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发生低血压或休克的风险更高,病情也更为凶险。
二、特殊人群提示
1.儿童: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患胰腺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且病情变化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腹痛等情况。如果孩子出现哭闹不安、拒绝进食等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胰腺炎后病情更为复杂,预后较差。在治疗胰腺炎的同时,要兼顾基础疾病的治疗和管理。此外,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用药时要谨慎选择药物种类和剂量,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3.孕妇:孕妇患胰腺炎不仅会影响自身健康,还可能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和治疗药物。同时,要加强孕期监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4.有相关病史人群:有胆道疾病、高脂血症、酗酒等病史的人群,是胰腺炎的高危人群。这些人群平时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和治疗胰腺炎。在胰腺炎发作时,要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