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消化系统症状,如轻重不一的腹泻(因炎症致肠黏膜分泌、吸收及蠕动异常,不同年龄段患者影响不同)、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的黏液脓血便(年轻患者可能受心理影响)、有规律的腹痛(部分发作期剧烈腹痛可能提示严重情况,孕妇需警惕)、里急后重(影响特定工作人群生活质量);全身症状,如因炎症活动引发的发热(不同基础疾病患者有不同并发症风险)、长期腹泻等导致的营养不良(青少年患者影响生长发育)、与多种因素有关的乏力(老年患者需防意外);肠外症状,如与肠道病情活动平行的关节疼痛(需与自身免疫病鉴别)、与免疫反应异常有关的皮肤病变(如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可影响视力的眼部病变(糖尿病患者更易加重)、少数患者并发的肝胆疾病(有慢性肝病病史者病情更复杂)。
一、消化系统症状
1.腹泻:腹泻是溃疡性结肠炎常见症状之一,程度轻重不一。轻度患者可能每日排便23次,粪便可呈糊状;重度患者排便次数可多达每日10次以上,甚至出现水样便。这是由于炎症导致肠黏膜分泌增多、吸收功能障碍以及肠道蠕动加快所致。对于儿童患者,频繁腹泻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家长需密切关注孩子的尿量、精神状态等。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腹泻可能会加重身体负担,引发其他并发症。
2.黏液脓血便:肠黏膜炎症、糜烂及溃疡会导致黏液、脓血与粪便混合排出。黏液量的多少和脓血的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病情越重,黏液脓血便越明显。年轻患者出现这种症状可能会因心理压力较大而影响治疗依从性,家属应给予心理支持。
3.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的阵痛,也可累及全腹。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部分患者在病情发作期还可能出现持续性剧烈腹痛,这可能提示病情严重或出现了并发症,如中毒性巨结肠等。孕妇患者腹痛可能会增加流产、早产的风险,需及时就医评估。
4.里急后重:患者常有便意,但排便后仍有未排净的感觉,这是因为直肠炎症刺激导致直肠排空功能障碍。长期里急后重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对于从事需要长时间坐着工作的人群,如办公室职员等。
二、全身症状
1.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发热是由于肠道炎症活动,体内炎症介质释放引起的。儿童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高热可能会引发惊厥等并发症。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发热会增加心脏负担,可能诱发心脏病发作。
2.营养不良:长期的腹泻、食欲减退等会导致患者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出现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等。青少年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营养不良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需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3.乏力: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这与营养缺乏、贫血以及炎症消耗等因素有关。老年患者本身身体机能较差,乏力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需要适当休息,避免摔倒等意外发生。
三、肠外症状
1.关节疼痛:部分患者可出现关节疼痛,累及大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等,呈游走性、非对称性。关节症状一般与肠道病情活动相平行,肠道病情缓解后,关节症状也可减轻。患有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出现关节疼痛时可能会混淆病情,需要仔细鉴别诊断。
2.皮肤病变:如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等。结节性红斑表现为下肢伸侧的红色结节,有压痛;坏疽性脓皮病则表现为皮肤溃疡,边缘不整齐,疼痛明显。皮肤病变的出现与机体的免疫反应异常有关。
3.眼部病变:可出现虹膜炎、葡萄膜炎等,患者可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出现眼部病变时,可能会加重眼底病变,影响视力恢复。
4.肝胆疾病:少数患者可并发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脂肪肝等。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可导致胆管狭窄、胆汁淤积,引起黄疸、右上腹疼痛等症状。有慢性肝病病史的患者并发肝胆疾病时,病情可能会更加复杂,治疗难度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