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早期表现是什么
肺栓塞早期表现多样,症状包括突然发生的呼吸困难、胸痛(可为胸膜炎性或心绞痛样)、小量咯血及部分患者出现的晕厥;体征有呼吸频率增快、口唇等部位发绀、肺部可闻及细湿啰音或哮鸣音、心血管出现心动过速等;实验室检查可见D二聚体升高、血气分析异常;影像学检查中CT肺动脉造影可直接显示血栓,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呈不匹配改变,临床医生需综合多方面情况进行判断以早期发现并干预肺栓塞。
一、症状表现
(一)呼吸困难
是肺栓塞最常见的早期表现之一,多为突然发生。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肺栓塞导致肺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以及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呼吸功能障碍。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出现,但老年人可能因基础肺功能较差,呼吸困难表现相对更易被忽视。例如,一项针对不同年龄段肺栓塞患者的研究发现,约80%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且随着年龄增长,呼吸困难的严重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二)胸痛
也是常见早期表现,可为胸膜炎性胸痛或心绞痛样疼痛。胸膜炎性胸痛通常与肺组织缺血、累及胸膜有关;心绞痛样疼痛则多因肺动脉压力升高,刺激心肌缺血缺氧所致。在性别方面,一般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可能因激素水平变化对胸痛的感知有所不同。对于有长期吸烟、高血压等不良生活方式或基础病史的人群,胸痛表现可能不典型,需格外注意。
(三)咯血
常为小量咯血,大咯血较少见。其发生是由于肺栓塞后肺组织缺血、坏死,导致肺泡或支气管黏膜出血。不同生活方式人群中,长期接触有害粉尘等职业人群可能因肺部基础状况相对较差,咯血表现相对更易出现异常。
(四)晕厥
部分患者可出现晕厥,多为肺栓塞影响血流动力学,导致心输出量急剧下降,脑供血不足引起。在病史方面,有下肢静脉血栓病史、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病史的人群,发生晕厥提示肺栓塞的风险较高。
二、体征表现
(一)呼吸频率增快
是常见体征之一,正常呼吸频率为1220次/分,肺栓塞患者呼吸频率往往超过20次/分。不同年龄儿童的正常呼吸频率不同,儿童肺栓塞时呼吸频率增快更需密切关注,因为儿童呼吸系统代偿能力相对较弱,呼吸频率变化可能更明显反映病情变化。
(二)发绀
口唇、甲床等部位可出现发绀,提示机体存在缺氧情况。在特殊人群如孕妇中,由于孕期生理变化,发绀表现可能被部分掩盖,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三)肺部体征
可闻及细湿啰音或哮鸣音,是由于肺组织缺血、水肿等原因引起。对于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的人群,肺部体征可能不典型,需与基础疾病的体征相鉴别。
(四)心血管体征
可出现心动过速,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等。老年人由于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心动过速等表现可能提示更严重的病情,需及时评估。
三、实验室检查相关表现
(一)D二聚体升高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生的降解产物,肺栓塞时由于血栓形成与溶解,D二聚体升高。但D二聚体升高并非肺栓塞特异指标,很多其他疾病如感染、创伤等也可导致其升高。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D二聚体升高的临床意义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二)血气分析异常
多表现为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降低。这是由于肺栓塞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引起气体交换障碍。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血气分析异常可能更明显,且病情变化时血气分析指标变化可能更快。
四、影像学检查相关表现
(一)CT肺动脉造影(CTPA)
可直接显示肺动脉内的血栓,是诊断肺栓塞的重要检查方法。不同年龄患者进行CTPA检查时需考虑辐射剂量等因素,儿童需严格掌握检查指征。
(二)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
是诊断肺栓塞的重要手段,典型表现为肺灌注缺损,而通气正常,呈不匹配改变。在特殊人群如孕妇中,核素检查需谨慎考虑辐射对胎儿的影响。
总之,肺栓塞早期表现多样,临床医生需综合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早期发现肺栓塞,及时进行干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