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如何鉴别
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可从病史、症状表现、体征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等方面进行鉴别。支气管哮喘多有过敏等病史,发作时具呼气性呼吸困难等典型症状,发作时胸廓过度充气等体征,肺功能等检查有相应表现;心源性哮喘常见于有心血管病史者,发作有气急端坐呼吸等症状,有肺部湿啰音等体征,心电图、胸部X线及BNP等检查有特定表现,临床需全面收集信息,结合各项结果准确区分,特殊人群要考虑其生理特点。
一、病史方面
1.支气管哮喘:多有过敏史、家族哮喘病史等,患者常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不同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儿童及青少年相对多见,性别差异无明显突出特点,生活方式上若长期接触过敏原等可能诱发发作,既往病史主要围绕哮喘相关的发作情况及过敏原接触等。
2.心源性哮喘:常见于有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病史的患者,多因左心衰竭引起,发作多在夜间睡眠中,与患者劳累、情绪激动等导致心脏负荷加重有关,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发生,性别方面无特定倾向性差异,生活方式中如过度劳累、情绪波动等可能诱发,既往病史主要是心血管系统的基础疾病情况。
二、症状表现方面
1.支气管哮喘:典型症状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气促、胸闷或咳嗽,症状可在数分钟内发作,并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症状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反复咳嗽,尤其是夜间和清晨明显,运动后加重等;青少年及成人典型表现为上述呼气性呼吸困难等。
2.心源性哮喘:患者常突发气急、端坐呼吸,咳嗽频繁,常咳出粉红色泡沫样痰,伴有明显的气促、发绀等,听诊时双肺可闻及广泛的湿啰音和哮鸣音,心率增快,可闻及奔马律。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时上述症状较为典型,儿童较少出现心源性哮喘情况。
三、体征方面
1.支气管哮喘: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胸廓膨隆,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减低,满布哮鸣音,呼气音延长,上述体征在缓解期可消失。不同年龄患者胸廓等体征表现因身体发育等情况有差异,儿童胸廓相对较柔软,体征表现可能不如成人典型,但可通过听诊等发现哮鸣音等情况。
2.心源性哮喘:患者肺部体征主要是湿啰音,可从局限于肺底部直至全肺,心脏体征可有心脏扩大、心率加快、心尖部奔马律等。中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脏体征根据基础心脏疾病不同有相应表现,儿童基本不会出现心源性哮喘的心脏体征表现。
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方面
1.支气管哮喘:
肺功能检查:发作期表现为FEV?/FVC、FEV?等指标下降,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增加≥12%,且FEV?增加绝对值≥200ml)或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等。不同年龄患者肺功能指标参考值不同,儿童肺功能检查需要更精准的操作及符合儿童特点的参考范围判断。
胸部X线或CT检查:发作时可见两肺透亮度增加,呈过度通气状态,缓解期多无明显异常。
2.心源性哮喘:
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肌梗死等相关心电图改变,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可呈现相应的心电图特征。
胸部X线检查:可见心脏增大、肺淤血征,如肺门阴影增大、KerleyB线等。
BNP(脑钠肽)及NTpro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检查:心源性哮喘患者往往明显升高,而支气管哮喘患者多正常或轻度升高。不同年龄患者BNP等指标正常范围不同,儿童有其自身的正常参考区间。
通过以上病史、症状表现、体征及实验室辅助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可对支气管哮喘与心源性哮喘进行鉴别。在临床实际工作中,需要全面细致地收集患者信息,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准确区分两者,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在进行检查和诊断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判断标准;中老年患者要密切结合其心血管基础病史进行综合判断,以保障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