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甲沟炎的诱发因素多样,包括趾甲修剪不当(修剪过短使新生趾甲易嵌入皮肤、形状修剪成弧形易嵌入甲沟)、鞋子不合适(尺码过小挤压趾甲变形、鞋头过窄限制脚趾活动致趾甲受侧向挤压)、外伤(踢伤砸伤破坏皮肤屏障、刺伤使细菌乘虚而入)、职业因素(长期浸水降低皮肤抵抗力、接触化学物质破坏皮肤屏障)、疾病因素(糖尿病影响神经和血液循环增加感染风险、先天性足部畸形使趾甲受异常挤压摩擦)以及感染因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灰指甲等真菌感染破坏皮肤屏障且使趾甲易嵌入皮肤)。
一、趾甲修剪不当
1.修剪过短:很多人习惯将趾甲剪得很短,尤其是两侧的边角。当趾甲修剪过短后,甲床失去了趾甲的保护,周围的皮肤会向趾甲生长的方向覆盖,新生的趾甲容易嵌入到周围的皮肤组织中,进而引发甲沟炎。青少年人群活泼好动,在运动过程中,鞋子对修剪过短的趾甲周围皮肤产生挤压,更增加了甲沟炎的发病风险。
2.形状修剪错误:如果将趾甲修剪成弧形,而不是直线形,会导致趾甲两侧的边缘更容易嵌入到甲沟内。女性有时为了追求美观,可能会将趾甲修剪成不恰当的形状,这也是诱发甲沟炎的一个原因。
二、鞋子不合适
1.尺码过小:穿着尺码过小的鞋子,会对脚趾产生挤压,尤其是大脚趾。长期处于挤压状态下,趾甲会受到外力的作用而变形,容易刺入周围的皮肤。比如一些职业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如销售人员、教师等,如果穿着过小的鞋子,会使脚趾承受更大的压力,增加甲沟炎的发病几率。
2.鞋头过窄:鞋头过窄的鞋子会限制脚趾的活动空间,使趾甲受到侧向的挤压。时尚的尖头鞋虽然美观,但不符合人体工程学,长时间穿着会导致脚趾变形,增加甲沟炎的发生风险。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的脚部关节可能已经出现了退变,穿着不合适的鞋子更容易引发甲沟炎。
三、外伤
1.踢伤或砸伤:日常生活中,不小心踢到硬物或者被重物砸到脚趾,都可能导致趾甲周围的组织受损。受伤后,皮肤的屏障功能被破坏,细菌容易侵入,从而引发感染,导致甲沟炎。儿童在玩耍过程中,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容易发生踢伤、砸伤等情况,家长需要格外注意。
2.刺伤:被尖锐的物体刺伤脚趾,如木刺、针等,也会使皮肤破损,细菌乘虚而入。一些从事手工劳动的人群,如木匠、裁缝等,在工作过程中容易被尖锐物体刺伤,增加了甲沟炎的发病可能。
四、职业因素
1.长期浸水:某些职业需要长时间将手或脚浸泡在水中,如厨师、洗碗工、渔民等。长时间浸水会使皮肤变软、发白,降低皮肤的抵抗力,细菌容易滋生和侵入,引发甲沟炎。在寒冷的季节,水温较低,长时间浸水还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进一步加重病情。
2.接触化学物质:一些职业需要接触化学物质,如美发师接触染发剂、美甲师接触指甲油等。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皮肤产生刺激,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增加细菌感染的机会。女性从事美发、美甲行业时,由于手部皮肤相对较敏感,更容易受到化学物质的伤害。
五、疾病因素
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神经病变会使患者对疼痛的感觉减退,容易忽视脚部的损伤;血管病变会影响局部血液循环,使伤口愈合缓慢,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糖尿病患者发生甲沟炎的几率比正常人高,且一旦发生,病情往往较为严重,治疗也相对困难。
2.先天性足部畸形:先天性拇外翻、锤状趾等足部畸形会导致脚趾的受力分布异常,使趾甲受到不正常的挤压和摩擦,容易引发甲沟炎。对于先天性足部畸形患者,应及时进行矫正治疗,以降低甲沟炎的发病风险。
六、感染因素
1.细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甲沟炎最常见的细菌。当皮肤有破损时,金黄色葡萄球菌容易侵入,在局部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反应。皮肤表面正常存在的一些细菌,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也可能成为致病菌。
2.真菌感染:灰指甲等真菌感染性疾病会导致趾甲增厚、变形,容易使趾甲嵌入周围皮肤,引发甲沟炎。而且真菌感染会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使细菌更容易侵入,加重炎症。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更容易发生真菌感染,进而引发甲沟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