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的症状都有哪些
胃食管反流病症状分为典型和非典型两类,典型症状有烧心(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等情况可加重,与胃酸反流刺激食管黏膜有关,老人、肥胖人群更易出现)、反流(胃内容物涌入咽部或口腔,多在饱餐后或夜间出现,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有关,孕妇易出现);非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需与心血管疾病鉴别)、吞咽困难(可能由食管痉挛或狭窄导致)、吞咽疼痛(反流物刺激食管黏膜所致)、咳嗽(反流物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慢性干咳为主)、咽喉症状(如声音嘶哑等,反流物刺激咽喉部黏膜导致)、哮喘(反流物吸入气管引发,对常规治疗反应差)。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症状可能不典型或严重,治疗用药需谨慎,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
一、典型症状
1.烧心:烧心是指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常由胸骨下段向上延伸,是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的症状。通常在餐后1小时出现,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部分患者烧心症状可在夜间入睡时发作。这是因为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神经末梢而产生烧灼感。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食管蠕动功能下降,烧心症状可能更为明显且持续时间较长。肥胖人群因腹压较高,也容易出现烧心症状,建议这类人群控制体重,避免过饱饮食。
2.反流: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在无恶心和不用力的情况下涌入咽部或口腔的感觉,含酸味或仅为酸水时称反酸。反流症状多发生于饱餐后,也可在夜间睡眠时出现。这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胃内压力超过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使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甚至口腔。孕妇在孕期由于子宫增大,腹压增加,容易出现反流症状,建议孕妇少食多餐,避免餐后立即平卧。
二、非典型症状
1.胸痛:胸痛由反流物刺激食管引起,疼痛部位多在胸骨后、剑突下或上腹部,可放射到胸、背、肩、颈、耳后等部位,有时酷似心绞痛。胸痛严重程度与反流症状的轻重不一定平行,部分患者可无烧心和反流等典型症状,仅表现为胸痛。对于有胸痛症状的患者,需要与心血管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2.吞咽困难:部分患者有吞咽困难,可能是由于食管痉挛或功能紊乱所致,呈间歇性发作,进食固体或液体食物均可发生。少数患者吞咽困难是由食管狭窄引起,此时吞咽困难可呈持续性进行性加重。长期胃食管反流导致食管黏膜反复炎症、修复,可引起食管纤维化,导致食管狭窄。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应避免食用过硬、过烫的食物,以免加重食管损伤。
3.吞咽疼痛:吞咽疼痛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多因反流物刺激食管黏膜发生炎症、糜烂或溃疡所致。疼痛可在吞咽时发作或加重,严重时甚至不敢吞咽。患者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对食管黏膜的刺激。
4.咳嗽:咳嗽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食管外症状之一,由反流物刺激或损伤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多为慢性咳嗽,以干咳为主,常在夜间或平卧时发作,部分患者可伴有咳痰。对于慢性咳嗽患者,尤其是常规止咳治疗效果不佳时,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儿童出现咳嗽症状时,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其他反流相关症状,如烧心、反流等,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5.咽喉症状:胃食管反流可导致咽喉部症状,如声音嘶哑、咽痛、咽部异物感等。反流物刺激咽喉部黏膜,可引起咽喉部炎症、水肿,导致声音嘶哑、咽痛等症状。患者应注意保持口腔清洁,避免过度用嗓,减少辛辣食物摄入。
6.哮喘:少数患者可因反流物吸入气管,刺激气道,引发哮喘发作。哮喘症状可在夜间或卧位时加重,对常规哮喘治疗药物反应较差。对于哮喘患者,若伴有烧心、反流等症状,应考虑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孕妇等在出现上述症状时,由于其生理特点不同,症状可能不典型或较为严重,且治疗用药也需要谨慎。儿童应优先采取非药物干预措施,如调整饮食习惯、体位治疗等;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减退,用药时需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孕妇用药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因此,当这些特殊人群出现疑似胃食管反流的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诊断和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