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常见的肠道并发症

来源:民福康

伤寒可引发多种肠道并发症,包括肠出血(发生率2%15%,因伤寒杆菌侵犯致血管破裂及凝血异常,少量出血可无症状,大量出血可休克,儿童、老人及有消化性溃疡史、生活方式不当者易发生,少量出血需卧床等,大量出血需输血等)、肠穿孔(发生率1%5%,多在病程第23周,因病变侵犯肠壁全层,有右下腹剧痛等表现,年龄大、有肠道手术史及增加腹压行为者易发生,确诊后需手术并抗感染)、中毒性肠麻痹(因内毒素影响肠道神经调节,有腹胀等表现,儿童及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易发生,需针对伤寒治疗并对症处理)、肠道狭窄(因病变愈合纤维组织增生,有肠梗阻症状,肠道病变广泛及年龄小者易发生,轻度保守治疗,严重手术治疗),同时对儿童、老人、有基础疾病者、孕妇等特殊人群给出相应温馨提示。

一、肠出血

1.发生机制:伤寒杆菌侵犯肠道,导致肠壁淋巴组织发生病变,当病变累及血管时,可引起血管破裂出血。此外,伤寒患者的凝血功能可能出现异常,这也增加了肠出血的风险。

2.发生率:在伤寒患者中,肠出血的发生率约为2%15%。

3.临床表现:少量出血时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脉搏增快;大量出血时可出现面色苍白、冷汗、烦躁、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大便可呈暗红色血便。

4.影响因素:年龄方面,儿童和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发生肠出血后可能症状更严重,恢复也相对较慢。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患者,肠道血管本身可能存在病变,更容易发生肠出血。生活方式上,患者在患病期间若过早活动、饮食不当(如食用粗糙、刺激性食物),会增加肠出血的发生几率。

5.应对措施:少量出血时,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禁食或给予少量流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大便情况。大量出血时,应立即输血、补液,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二、肠穿孔

1.发生机制: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病变多发生在回肠末端,当病变侵犯肠壁全层时,可导致肠穿孔。穿孔多发生在病程的第23周。

2.发生率:肠穿孔的发生率约为1%5%。

3.临床表现:患者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脉搏细速、体温暂时下降等,随后出现腹膜炎体征,如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

4.影响因素: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发生肠穿孔后预后较差。有肠道手术史的患者,肠道局部结构和功能可能存在异常,发生肠穿孔的风险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上,患者若在患病期间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可能诱发肠穿孔。

5.应对措施:一旦确诊肠穿孔,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并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

三、其他肠道并发症

1.中毒性肠麻痹

发生机制:伤寒杆菌释放的内毒素可影响肠道的神经调节功能,导致肠壁肌肉张力减退,蠕动减弱,从而引起中毒性肠麻痹。

临床表现:患者表现为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

影响因素:儿童患者由于肠道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更容易发生中毒性肠麻痹。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神经病变可能影响肠道的正常功能,增加中毒性肠麻痹的发生风险。

应对措施:主要是针对伤寒进行治疗,同时给予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对症处理,以减轻腹胀。

2.肠道狭窄

发生机制:伤寒肠道病变愈合过程中,纤维组织增生,可导致肠道狭窄。

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腹痛、腹胀、呕吐、便秘等肠梗阻症状。

影响因素:肠道病变范围广泛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肠道狭窄。年龄较小的患者,肠道生长发育可能受到肠道狭窄的影响。

应对措施:轻度狭窄可采用保守治疗,如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等;严重狭窄则需手术治疗。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儿童患者由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在发生肠道并发症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大便性状等。治疗时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老年人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弱,发生肠道并发症后恢复较慢,应加强营养支持,注意保暖,预防感染。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消化性溃疡等)的患者,在治疗伤寒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降低肠道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和严重程度。孕妇患者发生肠道并发症时,治疗需谨慎,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选择对胎儿安全的治疗方法。

了解疾病
伤寒
伤寒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与伤寒沙门菌感染有关。当正常人群与带菌感染者密切接触或摄入了被伤寒沙门菌污染的食物或水后,致病菌就会进入消化道,而未被胃酸杀灭的病菌会进一步穿过肠黏膜屏障,进入肠道淋巴组织,并通过淋巴或血行途径进行播散,从而引起感染。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伤寒病是什么?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伤寒 是由伤寒杆菌造成的急性传染病以持续菌血症,网状内皮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白细胞低下,部分患者有玫瑰疹和相对缓脉。
古代的伤寒是什么病?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伤寒就是由细菌造成的肠道方面的传染病,伤寒杆菌就是这种病的病原菌。伤寒是由于伤寒杆菌而造成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一般成年人感染伤寒会表现出发烧、咳嗽、头痛、腹泻和便秘的症状。表现出什么不舒服的症状,还是去医院检查一下比较好。
伤寒是什么病严重吗?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伤寒属于肠道传染性疾病,是由于伤寒杆菌感染造成的。伤寒是否算是严重的疾病,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如果是程度较轻,就不会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如果是程度较重,很容易造成肠穿孔或者肠出血,因此算是比较严重的疾病。
伤寒是什么病?
张萌萌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伤寒是由于伤寒杆菌感染造成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的传染源就是病人以及带菌者,可以经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平常要重视伤寒杆菌的预防,不要吃没有煮熟的食物。适当的锻炼身体,可以提升个人的免疫力,不要熬夜,不要过于劳累。一旦确诊,就需要给予有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伤寒沙门菌感染症状是什么?
孙南雄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伤寒沙门菌又称为伤寒杆菌,感染后患者一般会伴有发热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体温可高到39-40℃以上。其次,患病期间还可能会出现咳嗽、咽喉部疼痛、表情淡漠、听力减退、全身乏力以及腹胀、腹泻或者是便秘等症状。确诊后应遵医嘱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第三代头孢菌素等药物治疗。患病期间还需调整好饮食习惯,避免食用生
伤寒是传染病吗?
孙南雄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伤寒是传染病。伤寒是由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传播途径是粪-口传播,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者水会引起该病。伤寒带菌者和患者是伤寒的唯一传染源,日常密切接触苍蝇、蟑螂也可引起伤寒散发流行。因此当患者得了伤寒后,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自我隔离,以免将病情传染给家庭成员,比如伤寒患者应避免用手为他人抓取
伤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孙南雄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伤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比如摄入不干净食物或被污染的水,而携带有伤寒沙门菌的人或已经被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患者是唯一传染源。伤寒的患者会出现发烧、腹泻或便秘、腹痛、乏力、干咳、厌食等症状;当诊断为伤寒时,首先需要进行隔离治疗,临床上会使用喹诺酮类抗生素、阿奇霉素、头孢曲松等药物进行治疗。隔离治疗
伤寒是什么病?
孙南雄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副伤寒是指感染甲、乙、丙三种沙门杆菌引起的病变,可以通过消化道进行传播。副伤寒甲、乙两型主要以消化道症状,如腹泻、呕吐、腹痛等和发热为典型表现;丙型副伤寒症状多样较复杂,除消化道症状外可伴随高热、寒战、皮疹、肝脾肿大以及皮肤黄染等症状。副伤寒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
斑疹伤寒传染吗?
孙南雄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斑疹伤寒会传染,而其中流行性斑疹伤寒的致病原为普氏立克次体,一般通过体虱叮咬传播,而地方性斑疹伤寒的致病原则为莫氏立克次体,则主要由寄生于老鼠体表的跳蚤叮咬传播,所以杜绝疾病传播的重点在于灭杀老鼠、跳蚤、虱子等有害动物及对患者进行收容隔离治疗。患者一般发病仓促,可骤然间出现高热,同时可伴有头痛、眩晕
伤寒和副伤寒的区别?
孙南雄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伤寒和副伤寒的致病病菌类型不同,伤寒是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般表现为发热、畏寒、乏力、干咳、食欲不振、便秘等症状,病程大约4周左右。副伤寒是由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的,甲、乙副伤寒与伤寒症状类似但病程短且病症轻,副伤寒丙症状与甲、乙类似,但有时可能会出现胃肠道发炎的现象,儿童或体质较差人群会出现
伤寒病是什么病
刘长燕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 三甲
伤寒病是指感受寒邪导致外感风热疾病,当患者身体患有该疾病时会导致身体抵抗能力不足,出现身体发热、口干舌燥、舌苔发厚以及干呕和腹痛、脉搏减弱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饥饿但食欲下降、容易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风寒感冒。患者出现上述症状以后需要及时调整生活习惯,提高身体免疫能力,适当增加衣物不要使身体受风受寒。
伤寒是什么症状
夏昆鹏 副主任医师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伤寒由于伤寒杆菌感染所导致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粪口传播,在早期会出现消化道的症状和发热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等,随着病情的逐渐发展,可导致发烧,主要以稽留热为主。同时,会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反应迟钝、呆板、表情淡漠、体力下降等。在7到14天会出现淡红色的斑丘疹,,容易导致肝脾的肿大。并发症高发容易出现
伤寒确诊需做什么检查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确诊伤寒需要做血常规和血培养以及大便培养和肥达式反应等检查综合分析诊断。一般感染早期可以通过血常规检查后,再做血培养检查,阳性率比较高。患病三到四周以后,大便培养阳性率比较高,可以达到80%以上。所以通过做大便培养和肥达氏反应实验等诊断。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