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和甲下脓肿是怎么引起的
甲沟炎和甲下脓肿的病因及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甲沟炎病因包括趾甲修剪不当、穿不合脚鞋子,职业因素如长时间站立行走或手部频繁接触水和化学物质,外伤、感染因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以及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和免疫力低下等;甲下脓肿病因有甲沟炎发展、甲下血肿感染、嵌甲,还有皮肤疾病(如银屑病)及长期使用特定药物导致菌群失调等;特殊人群中,儿童剪指甲要小心、选合适鞋子,老年人要保持指甲清洁干燥避免受伤,糖尿病患者需控血糖并定期查脚,孕妇要选宽松鞋子并注意个人卫生。
一、甲沟炎的病因
1.趾甲修剪不当:很多人习惯将趾甲修剪得过短、过深,尤其是两侧的角落。这样趾甲边缘无法正常向前生长,就会往肉里卷曲生长,不断刺激周围的皮肤组织,容易引发炎症,最终导致甲沟炎。经常穿不合脚的鞋子也是常见原因之一,比如鞋子过紧会对脚趾造成挤压,使趾甲一侧的软组织受到持续的摩擦和压迫,局部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从而引发甲沟炎。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脚也在不断生长,如果鞋子更换不及时,很容易出现鞋子过小的情况,增加甲沟炎的发病风险。
2.职业因素:某些职业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比如医护人员、教师等,他们的脚部长期承受较大的压力,脚趾受到的挤压和摩擦增多,趾甲周围的皮肤容易受损,细菌更易侵入,进而引发甲沟炎。还有一些需要手部频繁接触水或化学物质的职业,如厨师、洗衣工等,他们的指甲周围皮肤长期处于潮湿或受刺激的环境中,皮肤的屏障功能会减弱,细菌容易滋生繁殖,引发甲沟炎。
3.外伤:手指或脚趾受到外力撞击、挤压、刺伤等外伤后,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正确的处理,细菌就可能通过伤口侵入甲周组织,引起感染,导致甲沟炎。比如在运动过程中,脚趾被踢到或撞到硬物,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另外,拔倒刺也是导致甲沟炎的常见外伤原因之一,倒刺拔除时往往会损伤甲周皮肤,破坏皮肤的完整性,给细菌可乘之机。
4.感染因素: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这些细菌通常存在于皮肤表面,当甲周皮肤出现破损时,细菌就会侵入并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另外,白色念珠菌等真菌也可能引起甲沟炎,尤其是在手指经常接触水、处于潮湿环境的人群中更容易发生。
5.其他因素: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周围神经病变和血液循环障碍,使得脚部感觉减退,容易受到损伤且伤口愈合缓慢,增加了甲沟炎的发病风险。另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患有艾滋病等疾病的人,身体抵抗细菌和真菌的能力下降,也更容易患上甲沟炎。
二、甲下脓肿的病因
1.甲沟炎发展:甲沟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炎症会进一步加重并向甲下蔓延。细菌在甲下大量繁殖,产生的脓性分泌物无法排出,就会在甲下积聚形成脓肿。当甲沟炎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甚至有波动感时,就提示可能已经发展为甲下脓肿。
2.甲下血肿感染:指甲受到外力撞击或挤压后,甲下可能会出现血肿。如果血肿没有得到及时处理,细菌容易在血肿内滋生繁殖,引发感染,进而形成甲下脓肿。这种情况在运动爱好者或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中较为常见。
3.嵌甲:当趾甲嵌入周围的软组织时,会不断刺激和损伤周围皮肤,导致局部出现炎症反应。随着病情的发展,细菌感染加重,就可能引起甲下脓肿。嵌甲的发生与趾甲修剪不当、鞋子过紧等因素有关。
4.其他因素:一些皮肤疾病,如银屑病累及指甲时,指甲的结构和功能会受到破坏,容易继发细菌感染,从而引发甲下脓肿。另外,长期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可能会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增加感染的风险,也可能诱发甲下脓肿。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儿童的指甲较为娇嫩,家长在给孩子修剪指甲时要格外小心,避免剪得过短过深,同时要为孩子选择合适尺码、舒适的鞋子。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低,患甲沟炎和甲下脓肿后恢复相对较慢,要注意保持指甲周围清洁干燥,避免受伤。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检查脚部情况,一旦发现指甲周围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孕妇由于身体生理变化,脚部可能会出现水肿,鞋子的选择要更加宽松舒适,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