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反复出血怎么办
前置胎盘反复出血的处理需综合多方面因素采取个体化方案,紧急处理时确保孕妇生命体征稳定,一般处理包括绝对卧床休息等;孕周较小且胎儿肺发育不成熟时采取期待疗法,必要时促胎儿肺成熟;出现危及母儿生命或孕周达34周及以上胎儿肺成熟时终止妊娠,方式有剖宫产和阴道分娩;产后需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需综合多因素保障母儿安全。
一、紧急处理与一般处理
(一)紧急处理
当前置胎盘出现反复出血时,首先要确保孕妇生命体征稳定。若出血量较多,需立即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液,必要时输血以维持血容量,纠正休克状态。同时,应及时进行超声检查等评估胎盘位置及出血情况,根据孕周、出血严重程度等综合判断处理方案。
(二)一般处理
1.绝对卧床休息:孕妇需采取左侧卧位,这样可增加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出血机会。一般需住院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性生活等可能诱发出血的因素。对于不同年龄的孕妇,卧床休息的要求是一致的,但年龄较小的孕妇可能因活动度相对较大,更需强调严格卧床的重要性;而年龄较大的孕妇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需在卧床休息同时密切监测基础疾病情况。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孕妇,如吸烟、饮酒等,需劝导其改正,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胎盘血供,加重出血风险。有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卧床休息配合健康生活方式管理,有助于降低前置胎盘反复出血的风险。
二、期待疗法
(一)孕周较小情况
当孕妇孕周较小(一般小于34周),胎儿肺发育不成熟时,可采取期待疗法。需密切监测孕妇生命体征、阴道出血情况,定期进行超声检查了解胎盘位置变化、胎儿生长发育情况等。同时,给予抑制宫缩药物(如无特殊禁忌情况下),常用药物有硫酸镁等,硫酸镁可通过抑制神经肌肉接头的乙酰胆碱释放,达到抑制宫缩的作用,有助于延长孕周,为胎儿肺成熟争取时间。对于不同性别胎儿,期待疗法的处理原则并无差异,但在胎儿监测过程中需关注胎儿各方面指标的均衡性。有基础疾病的孕妇在期待疗法过程中需更密切监测基础疾病指标,如合并高血压的孕妇需监测血压变化等。
(二)促进胎儿肺成熟
若孕周小于34周且预计短期内可能分娩,可给予促胎儿肺成熟治疗,常用药物为地塞米松等。地塞米松可促进胎儿肺泡Ⅱ型细胞合成表面活性物质,加速胎儿肺成熟,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在应用促肺成熟药物时,需考虑孕妇的整体情况,如有无感染等禁忌证。
三、终止妊娠
(一)终止妊娠时机
当孕妇出现反复大量出血危及母儿生命时,或孕周已达34周及以上,胎儿肺已成熟时,需及时终止妊娠。对于年龄较大的孕妇,可能因自身机体功能相对下降,更需及时评估终止妊娠的必要性;而年轻孕妇可适当根据胎儿成熟情况及出血风险综合判断。
(二)终止妊娠方式
1.剖宫产:是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剖宫产可迅速娩出胎儿,及时控制出血,保障母儿安全。手术中需注意准确避开胎盘,选择合适的子宫切口,尽量减少出血。对于有多次剖宫产史等特殊病史的孕妇,在剖宫产时需更加谨慎评估子宫切口情况,避免子宫破裂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2.阴道分娩:适用于部分边缘性前置胎盘、低置胎盘且出血少、无头盆不称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但阴道分娩过程中需密切监测产程进展及出血情况,一旦出现出血增多等异常情况,需立即改行剖宫产。
四、产后处理
(一)预防产后出血
前置胎盘孕妇产后易发生产后出血,需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量等。可使用缩宫素等促进子宫收缩的药物,必要时可行子宫动脉栓塞等介入治疗或切除子宫等抢救措施。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如胎盘植入等情况,产后出血风险更高,需提前做好多学科会诊及抢救准备。
(二)预防感染
产后需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监测孕妇体温等情况,保持会阴部清洁,观察恶露情况。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疾病的孕妇在预防感染方面需遵循相同的抗感染原则,但需根据孕妇具体情况调整抗生素的选择及使用疗程等,如有基础疾病合并感染风险的孕妇可能需要更广谱或更长疗程的抗生素预防。
总之,前置胎盘反复出血的处理需综合孕妇孕周、出血情况、胎儿状况等多方面因素,采取个体化的处理方案,密切监测母儿情况,以保障母儿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