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症状与sars流感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SARS、流感和普通感冒的症状表现、区别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症状表现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多有发热、干咳、乏力等,部分严重者多器官功能受损;SARS起病急、高热、干咳,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流感高热、全身中毒症状突出但呼吸道卡他症状轻;普通感冒症状轻,以上呼吸道症状为主。三者在发热程度、呼吸道和全身症状上存在区别。特殊人群中,儿童感染症状可能不典型,用药需谨慎;老年人病情进展快、易有严重并发症,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孕妇感染可能影响胎儿,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免疫力低下人群病情更严重、恢复慢,需加强防护并及时治疗。
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SARS、流感、普通感冒的症状表现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多数患者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部分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少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呼吸急促。
2.SARS: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一般高于38℃,偶有畏寒;可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可有咳嗽,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痰;可有胸闷,严重者出现呼吸加速,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
3.流感:通常急性起病,高热、头痛、乏力、眼结膜炎和全身肌肉酸痛等中毒症状明显,而呼吸道卡他症状轻微。体温可达3940℃,一般持续23天后渐退。小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新生儿流感少见,但易合并肺炎,常有败血症表现,如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4.普通感冒:症状相对较轻,主要为上呼吸道症状,如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也可表现为咳嗽、咽干、咽痒或烧灼感甚至鼻后滴漏感。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头痛。
二、症状区别的具体体现
1.发热程度和热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发热程度不一,可为低热、中度热甚至高热,热程较长;SARS多为高热,体温常持续在38℃以上;流感起病急骤,高热多见,体温可达3940℃;普通感冒一般为低热或无发热。
2.呼吸道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以干咳为主,后期可能出现呼吸急促等下呼吸道症状;SARS咳嗽多为干咳、少痰,严重时呼吸窘迫;流感呼吸道卡他症状相对较轻;普通感冒以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
3.全身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部分患者有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症状,严重者多器官功能受损;SARS全身中毒症状明显,如头痛、关节痛等;流感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中毒症状突出;普通感冒全身症状相对不明显。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感染后症状可能不典型。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病例相对症状轻,但仍需密切观察精神状态、呼吸情况等。儿童患流感时易合并肺炎等并发症,要注意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不退或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儿童普通感冒时,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较快,家长要注意观察症状是否加重。在用药方面,低龄儿童要避免使用可能有不良反应的药物,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物理降温等。
2.老年人:老年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SARS、流感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基础疾病较多时更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本身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感染后原有病情可能加重。感染后要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如呼吸、心率、血压等,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3.孕妇:孕妇感染后身体负担加重,对病毒的抵抗力可能下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SARS、流感等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和治疗,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4.免疫力低下人群:如患有慢性疾病、正在接受化疗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恢复时间较长。要加强防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同时注意预防继发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