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痔和直肠息肉区别

来源:民福康

内痔直肠息肉两种肛肠疾病,内痔是齿线以上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常见肛肠病,病因包括腹内压增高、局部充血等,症状有便血、痔核脱出等,好发于中老年人、久坐久站人群等,诊断靠肛门视诊、指诊等,治疗有一般治疗、局部用药、注射及手术等;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隆起状良性肿瘤,病因涉及饮食、遗传、炎症等,症状有便血、息肉脱出等,儿童和成年人都可发病,诊断采用直肠指诊、直肠镜等,治疗主要是内镜下切除和手术切除,同时还针对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注意事项。

一、概念

内痔是发生在齿线以上的痔,由黏膜下痔内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是肛门直肠病中最常见的疾病。直肠息肉是指从直肠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状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直肠良性肿瘤。

二、病因

1.内痔:长期坐立、便秘、妊娠、前列腺肥大、盆腔巨大肿瘤等,导致腹内压增高,阻碍直肠静脉回流,从而引发内痔;此外,长期饮酒和进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可使局部充血,肛周感染可引起静脉周围炎,使静脉失去弹性而扩张,这些都可能诱发内痔。

2.直肠息肉:饮食因素方面,长期吃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的人群发病率较高;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影响,某些遗传因素或基因发生突变与息肉的形成相关;炎症刺激,如直肠黏膜的慢性炎症,可引起肠黏膜息肉生成。

三、症状

1.内痔:一期内痔通常仅表现为便时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无痔核脱出;二期内痔常有便血,排便时有痔核脱出,便后可自行回纳;三期内痔便血少见,排便或久站、咳嗽、劳累、负重时痔核脱出,需用手回纳;四期内痔痔核脱出不能回纳或回纳后又脱出,可伴有疼痛、瘙痒等症状。

2.直肠息肉:小的息肉一般无症状,较大的息肉可能引起便血,多为大便表面带血,量少;还可能出现息肉脱出,低位带蒂息肉可脱出肛门外,多能自行回纳;有时会有肠道刺激症状,如腹泻或排便次数增多,继发感染时可出现黏液脓血便。

四、好发人群

1.内痔:中老年人、久坐久站人群、经常便秘或腹泻者、孕妇等是内痔的高发人群。中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静脉弹性降低;久坐久站使肛门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孕妇由于子宫增大压迫盆腔血管,影响直肠静脉回流。

2.直肠息肉:儿童和成年人都可发病。儿童型息肉多发生于5-10岁儿童;成年人中,有家族遗传病史者、长期不良饮食习惯者、患有肠道慢性炎症者更易患直肠息肉。

五、诊断方法

1.内痔:肛门视诊可观察到脱出的痔核;直肠指诊可触及柔软、表面光滑、无压痛的黏膜隆起;肛门镜检查能直接观察到齿线以上的内痔情况,可见黏膜呈暗红色隆起。

2.直肠息肉:直肠指诊可触及质软、可推动的肿物;直肠镜或乙状结肠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息肉的形态、大小、数目及部位,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性质;钡剂灌肠造影可发现充盈缺损,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六、治疗方法

1.内痔:一般治疗包括增加纤维性食物,改变不良的大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和腹泻。局部用药可使用栓剂、膏剂等。注射疗法适用于一、二期内痔,将硬化剂注射于黏膜下层静脉丛周围,使痔块萎缩。胶圈套扎疗法适用于二、三期内痔,通过胶圈套扎痔根部,阻断其血运,使痔缺血、坏死、脱落。手术治疗适用于四期内痔、嵌顿性痔等,如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痔切除术等。

2.直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是治疗直肠息肉的主要方法,包括电凝切除、激光切除、微波切除等,适用于大多数良性息肉。对于直径较大、基底较宽或怀疑有恶变的息肉,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如经肛门切除术、直肠部分切除术等。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患内痔,应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胎儿的药物,尽量采用保守治疗,如调整饮食、避免久站久坐、温水坐浴等。患直肠息肉时,如需治疗,要充分评估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2.儿童:儿童内痔相对少见,若出现症状,应先通过调整饮食、培养良好排便习惯等非药物方法改善。儿童直肠息肉多为良性,治疗时应根据息肉大小、部位等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尽量减少对儿童身体的损伤。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较差,患内痔或直肠息肉时,手术治疗风险相对较高,术前要充分评估心肺功能等情况。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促进身体恢复。

了解疾病
内痔
内痔是痔疮的一种类型,是生长在肛管齿状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的痔疮。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内痔便血和直肠癌便血的区别是什么?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内痔便血和直肠癌便血的区别是:1、内痔便血是排便后血液滴落,严重时呈现喷射状,血液颜色较为鲜艳;而直肠癌便血是大便时伴有出血,并混合粘稠脓液,血液颜色呈暗红色。2、内痔出血没有额外的症状,而直肠癌便血病人会表现出大便变细、排便不尽等表现。
肠息肉0.3cm要不要切除?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单个直肠息肉癌变可能性不高,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肠镜检查时顺便将息肉切除,以防息肉出现病变。息肉的类型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绒毛状腺瘤、错构瘤等,在没有经过病理结果分析前统称为息肉,与肠道炎症感染、家族史或是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息肉小于1cm,且为单发性息肉,可不用手术,定期复查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不一定需要切除。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患者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属于炎症性息肉,经过有效的抗炎治疗干预原发病后,息肉通常会自行消失,也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如果患者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这类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建议患者尽早通过外科
结肠肠息肉怎么治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直肠息肉指结肠息肉与直肠息肉,以手术治疗为主,一般发现结肠息肉或直肠息肉后,应及时予以切除治疗,例如内镜电凝切除、微创手术等,术后还需对切除的息肉进行病理检查,明确性质。如果性质为良性,不需要辅助性治疗,若息肉性质为恶性,可能需要追加手术,扩大切除的范围,并配合进行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另外患者术
肠息肉是否需要切除?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多数直肠息肉需要切除。直肠息肉可以分为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锯齿状息肉,肿瘤性息肉可能会癌变,比如绒毛状腺瘤癌变的风险比较高,可以达到百分之五十。锯齿状息肉的亚型不同,癌变的潜能不同。一般肿瘤性息肉、锯齿状息肉确诊后都建议切除,防止癌变。非肿瘤性息肉癌变的风险比较小,但部分情况下肿瘤性息肉和非肿
肠息肉和年龄有关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年龄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年龄的增长可能会提高患结肠息肉的几率。结肠息肉发病的具体病机并不明确,但是多与炎症刺激、遗传或者基因突变等原因有关,而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经常抽烟酗酒,还有年龄增长,都可能会影响结肠功能,导致结肠上局部组织老化脱落,或者异常增殖,引起结肠息肉生长。除此之外,过
肠息肉切除后还会癌变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切除后一般不会发生癌变。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切除后通常不会反复发作。而炎症性息肉在炎症反应消退后可能会随之消失,癌变的几率也很低。如果患者存在腺瘤性息肉,则存在一定癌变的趋势,但是如果患者能够尽早切除,术后癌变的几率也会降低,不需要过分担心。患者
肠息肉手术后吃什么食物?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做完直肠息肉的手术,一般在饮食上需要保持清淡,并且多食用流食和软食,比如小米粥、南瓜粥、馒头、面包等;此外也可以多食用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来改善胃肠道的内环境,必要的时候可以服用益生菌进行辅助消化。
多发的肠息肉怎么办?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多发的直肠息肉的治疗应根据息肉的具体类型而定。增殖性息肉一般很少癌变,多选择定期观察;炎性息肉需及时治疗,多采用电凝套扎术、微创手术切除等方法。若是家族性息肉病导致的的直肠多发息肉,最终会发生癌变,建议尽早手术切除病灶直肠。
广基结肠息肉是指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广基结肠息肉属于良性的结肠息肉,只是广基结肠息肉的基底部相对比较宽,而且相对更加容易癌变。在临床上多考虑是由于长时间慢性炎症刺激造成的,会造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有粘液以及脓血便。在临床上一旦发现广基结肠息肉就建议尽早采取手术摘除,避免术后后期恶变。同时在术后三个月需要复查下电子结肠镜,因为息肉很容易
肠息肉会癌变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是否会发生癌变,主要是看结肠息肉属于什么性质。如果是增生性、炎性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样息肉,容易发生癌变。肠癌与腺瘤的癌变有密切关系,在腺瘤样息肉里,比如家族性息肉病、以息肉病为突出表现的林奇综合征、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这些腺瘤也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肠息肉术后黑便怎么回事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黑便可能是陈旧性出血、新鲜出血、饮食干扰、上消化道出血等导致的。1.陈旧性出血如果患者术后很快出现黑便,量不大,可能是因为治疗过程中,有少量出血,在肠道内积聚,通过细菌对血进行分解,出现黑色粪便,即为陈旧性出血。2.新鲜出血进行结肠息肉手术,创面较大,可能需要采用金属夹进行闭合创面。如果金属夹过早脱落、出现新糜烂、术后创面有渗
肠息肉需要切除吗
古风 副主任医师
桂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应该切除。肠息肉是发生在肠道的隆起性病变,发病原因不明确,和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生活环境都有关系。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息肉性质也以良性病变为主,随着病变发展,息肉组织受到反复摩擦刺激部分息肉可能发生恶性改变,应该及早手术切除治疗。
肠息肉严重吗
张桐茂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直肠息肉并不严重,但应该进行切除。直肠息肉多见于40岁以上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直肠息肉如果不对其进行切除,有可能会发生癌变。所以,直肠息肉患者应该每年按时到医院去做肠镜检查。比较小的应该直接切除,大的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痔疮和肠息肉的区别
高恒岭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痔疮和痔疮息肉是两种不同疾病,二者虽然都可能出现便血表现,但是二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痔疮形成主要是由于肛周静脉曲张、肛垫下移引起,发病期间会出现便血、肛门疼痛以及肛门异物感临床表现。直肠息肉是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早期可没有任何症状。当息肉增大后,可以出现便血、脱垂以及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等肠道刺激症状。肠镜检查可以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