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新冠病毒性肺炎在不同时期有不同影像学表现。早期有磨玻璃影、小结节影,儿童和成人、不同基础病史患者表现有差异;进展期出现实变影、融合影,儿童、老年及不同生活方式患者情况不同;恢复期有纤维条索影,儿童、老年及有基础病史患者恢复情况各异,部分患者磨玻璃影会吸收或残留,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患者预后有别。
一、新冠病毒性肺炎的影像学表现
(一)早期影像学表现
1.磨玻璃影
早期新冠病毒性肺炎在胸部影像学上常表现为磨玻璃影。这是由于肺泡内炎性渗出等改变,使得肺组织的透亮度降低,在影像学上呈现出云雾状、密度轻度增高但仍可透过阴影看到血管纹理的表现。从年龄因素来看,儿童和成人在早期都可能出现磨玻璃影,但儿童的肺部组织结构与成人有差异,儿童的肺泡相对较少,间质相对丰富,所以在磨玻璃影的表现上可能在分布范围等方面与成人有一定不同。对于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其早期磨玻璃影的出现可能会受到基础疾病的影响,基础疾病可能导致肺部原本就存在一定的病理改变,在新冠病毒感染时,影像学表现可能会有相应的叠加或不同。
2.小结节影
部分患者早期还可出现小结节影。这些小结节的形成与肺部的炎性反应、小的病灶聚集等有关。在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在小结节影的发生率和表现上并没有明显的特异性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的整体身体状况和基础疾病情况可能会影响小结节影的进一步发展。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患者,其肺部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损伤,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小结节影的出现可能会更加明显或发展更快,因为吸烟会损害肺部的纤毛等防御机制,影响肺部对病毒感染的反应和修复。
(二)进展期影像学表现
1.实变影
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实变影。实变影是指肺泡内的气体被炎性渗出物等取代,导致肺组织密度增高,呈均匀致密影。在年龄上,儿童的肺部顺应性与成人不同,儿童出现实变影时,病情变化可能相对较快,因为儿童的肺组织更娇嫩,对炎症的反应可能更强烈。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实变影的出现可能意味着病情相对较重,预后可能相对较差,因为老年患者的身体储备能力下降,对肺部炎症的耐受和修复能力减弱。有基础病史的老年患者,如有心血管疾病等基础病,实变影的存在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负担,导致心肺功能进一步恶化。
2.融合影
部分患者会出现病灶融合的情况,表现为融合影。融合影是多个病灶相互融合,范围逐渐扩大。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中的患者,其肺部原本可能存在一定的损伤,在新冠病毒感染进展期,融合影的形成可能会更快,因为空气污染会持续损害肺部,使肺部的防御和修复能力下降。性别因素在融合影的形成和发展上没有显著的特异性差异,但不同性别患者的整体健康管理情况会影响融合影的发展,例如女性如果在感染后能更好地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相对男性在融合影的发展上有一定的优势。
(三)恢复期影像学表现
1.纤维条索影
在恢复期,部分患者会出现纤维条索影。这是肺部组织在修复过程中形成的纤维组织增生。对于儿童患者,其肺部的修复能力相对较强,纤维条索影可能会相对较快地吸收或不留下明显的后遗症,但仍需要密切关注其肺功能的恢复情况。老年患者在恢复期出现纤维条索影时,由于其肺功能已经相对较弱,纤维条索影可能会对肺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下降,需要加强康复治疗等措施来促进肺功能的恢复。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恢复期的纤维条索影可能会与基础疾病相互作用,加重肺部的损伤,需要更加谨慎地进行后续的健康管理,包括定期复查肺部影像学等。
2.磨玻璃影吸收或残留
部分患者的磨玻璃影会逐渐吸收,但也有部分患者会残留少量的磨玻璃影。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残留磨玻璃影的预后不同。儿童残留少量磨玻璃影相对来说恢复的可能性较大,而老年患者残留磨玻璃影可能会对其长期的肺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性别方面,整体上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影响磨玻璃影的吸收或残留,但女性如果在感染后能注意自身的营养和休息等,可能会更有利于磨玻璃影的吸收。生活方式上,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残留磨玻璃影的吸收,而不良的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其吸收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