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全身瘙痒怎么办
慢性荨麻疹全身瘙痒病因复杂,可能与食物、药物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人群病因有差异,需通过回顾相关情况及辅助检查明确病因,治疗和护理措施如下:日常护理包括皮肤护理、穿着选择、环境控制和生活方式调整;非药物治疗有冷敷和心理调节;药物治疗涵盖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和生物制剂,不同年龄段和特殊人群用药有不同注意事项;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老年人、有其他基础疾病的人群在治疗时需谨慎,要充分考虑其身体特点,优先选择合适方法,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一、明确病因
慢性荨麻疹全身瘙痒的病因较为复杂,可能与食物、药物、感染、自身免疫、物理因素等有关。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病因有所差异。儿童可能更多与食物过敏、感染相关;成年女性可能受内分泌变化影响,生活中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的人群也易发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人,慢性荨麻疹可能是免疫系统异常的表现。通过详细回顾近期饮食、用药、接触物、感染史等,并结合过敏原检测、血液检查等辅助手段,尽可能明确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二、日常护理
1.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洁,以免破坏皮肤屏障。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控制在3740℃,使用温和、无刺激的清洁产品。洗澡后及时涂抹保湿霜,锁住皮肤水分,缓解瘙痒。不同年龄段皮肤特点不同,儿童皮肤娇嫩,应选择儿童专用的护肤品;老年人皮肤干燥,可选用滋润度高的产品。
2.穿着选择:选择宽松、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化纤、羊毛等材质的衣物,减少对皮肤的摩擦和刺激。
3.环境控制:保持居住环境清洁、干燥、通风,定期更换床单、被套,减少尘螨、霉菌等过敏原的接触。避免接触花粉、动物毛发等可能的过敏原。
4.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后出汗过多诱发瘙痒。戒烟限酒,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已知的过敏食物。
三、非药物治疗
1.冷敷:当瘙痒发作时,可使用冷毛巾或冰袋敷在瘙痒部位,每次1015分钟,能暂时缓解瘙痒。但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皮肤敏感度高,冷敷时间需适当缩短。
2.心理调节:慢性荨麻疹瘙痒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情绪,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情绪又可能加重瘙痒症状。患者可通过听音乐、阅读、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四、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一线用药,可有效缓解瘙痒症状。常用的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不同年龄段用药有所不同,2岁以下儿童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前也需咨询医生,权衡利弊。
2.糖皮质激素:对于病情严重、常规抗组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但糖皮质激素有较多副作用,如肥胖、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需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尤其是老年人、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患者等特殊人群更要谨慎。
3.生物制剂:对于难治性慢性荨麻疹,生物制剂如奥马珠单抗可作为一种选择。但生物制剂价格相对较高,使用前需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经济状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用药需谨慎。尽量先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冷敷、皮肤护理等。在使用药物时,要严格按照儿童适用的剂型和剂量,避免使用成人药物。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的用药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影响。在治疗慢性荨麻疹全身瘙痒时,应优先选择安全性高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需使用药物,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对胎儿或婴儿影响较小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同时,老年人皮肤干燥,更要注重皮肤护理,选择滋润度高的护肤品。
4.有其他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肝肾疾病等的患者,在治疗慢性荨麻疹时,要与治疗基础疾病的药物进行综合考虑,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利于慢性荨麻疹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