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炎的症状特点

来源:民福康

乙状结肠炎典型症状包括腹痛(多在左下腹或下腹,进食后加重、排便或排气后缓解,可转移)、腹泻(大便次数增多、性状改变,与炎症轻重相关)、便秘(因肠功能紊乱、蠕动减慢致排便困难)、黏液脓血便(活动期重要表现)、里急后重(便意频繁且排便不尽);伴随症状有消化不良、发热(低热或中度热,少数高热)、消瘦乏力(因营养吸收不良);特殊人群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为: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迁延不愈和出现并发症,就医要及时,治疗关注身体状况;儿童症状与成人有别、病情变化快易脱水,优先非药物治疗;孕妇症状更明显,用药需谨慎,注意饮食卫生;有基础疾病者病情复杂、治疗难,治疗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并监测相关指标。

一、典型症状

1.腹痛:多为左下腹或下腹部隐痛、绞痛或胀痛,疼痛程度不一。轻者可能仅为腹部不适感,重者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疼痛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常在进食后加重,排便或排气后缓解。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疼痛部位的转移,从左下腹扩散至全腹。

2.腹泻:是乙状结肠炎的常见症状之一,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轻者每日35次,重者可达数十次。粪便性状改变,可为稀便、糊状便、水样便,有时还会伴有黏液、脓血。腹泻的严重程度与炎症的轻重有关,炎症越重,腹泻越频繁、越严重。

3.便秘:有些患者会出现便秘症状,表现为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可呈羊粪状或细条状。这是由于乙状结肠炎症导致肠功能紊乱,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所致。

4.黏液脓血便:炎症刺激肠黏膜,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产生黏液和脓血。黏液脓血便的出现是乙状结肠炎活动期的重要表现,其多少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5.里急后重:患者有便意频繁,但每次排便量少,且排便后仍有排便不尽感。这是因为乙状结肠炎症刺激直肠神经末梢,引起直肠括约肌痉挛和排便反射异常。

二、伴随症状

1.消化不良: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这是由于乙状结肠炎症影响了肠道的正常消化和吸收功能,导致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发酵产气,引起腹胀;同时,胃肠蠕动减慢,也会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

2.发热:病情较重或处于活动期的患者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体温在37.5℃38.5℃之间。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应激反应,提示炎症较为严重。

3.消瘦、乏力:长期的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会导致患者营养吸收不良,出现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患者体重逐渐下降,身体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

三、特殊人群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患乙状结肠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腹痛、腹泻等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免疫力低下,病情容易迁延不愈,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因此,老年人一旦出现肠道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注意补充营养和水分,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较大影响的药物。

2.儿童:儿童患乙状结肠炎时,症状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除了腹痛、腹泻等常见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哭闹不安、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由于儿童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全,病情变化较快,容易发生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因此,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在治疗方面,应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调整饮食、腹部按摩等,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3.孕妇:孕妇患乙状结肠炎时,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和子宫增大对肠道的压迫,症状可能会更加明显。同时,治疗用药需要谨慎,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孕妇在孕期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如果出现肠道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4.有基础疾病者: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患乙状结肠炎时,病情可能更加复杂,治疗难度也更大。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容易导致肠道感染不易控制,且容易发生并发症;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对心血管系统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因此,这类患者在治疗乙状结肠炎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定期监测血糖、血压等指标。

了解疾病
乙状结肠炎
乙状结肠炎病因尚未明确,但基本病因与免疫失衡有关,诱发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肠道微生态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乙状结肠炎可以自愈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炎,不管是轻度的还是重度的,都不可以自愈。建议病人对症治疗,严重的乙状结肠炎的病人,需要口服药或者给静脉注射药物来加强营养,可以修复肠粘膜。如果效果还不是特别好的话,病人还没有痊愈的话,建议病人改用肾上皮质激素,然后口服强的松,等病人的病情逐渐稳定之后,慢慢就可以减少服用。必要的时候,建议病
乙状结肠炎会自愈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如果乙状结肠炎没有积极治疗,是无法自愈的。它可以由于原虫,真菌,寄生虫,细菌,病毒感染或者是理化因素造成的。很多病人可以表现为肚子痛,里急后重,腹泻,甚至在很多天内无法排便。
直肠乙状结肠炎能治愈吗?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直肠乙状结肠炎有治愈的可能,病人会表现出腹痛腹胀、消化不良以及排便习惯改变等表现,临床上以氨基水杨酸,以及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为主,如果病人表现出肠梗阻或者肠出血的症状,则要入院进行手术治疗。
乙状结肠炎怎么治疗?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第一,口服药物。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药物,有时候选择氨基水杨酸的药物,有时候选择抗生素或者对症治疗的药物。第二,灌肠治疗,因为直肠乙状结肠距离肛门比较近,灌肠治疗效果比较理想。第三,手术治疗。直乙状结肠炎治疗,多数仍然建议进行药物治疗,有时候也会选择灌肠治疗,并且要注意生活饮食排便作息习惯的改
左边肚子疼是阑尾炎吗
钟志强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三甲
左边肚子疼一般不是阑尾炎。 阑尾位于身体右下腹部,当患者发生阑尾炎时一般可表现为右下腹痛,疼痛可转移至脐和右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外三分之一交点处,所以左边肚子疼一般不是阑尾炎。左边肚子疼痛可能是由于乙状结肠炎、左侧输尿管结石、胰腺炎等疾病引起的。 如果左边腹部出现明显疼痛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对因
老年人经常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拉肚子一般指腹泻。老年人经常腹泻,考虑是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等造成的。 1、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考虑与内脏敏感性高、肠道微生态失调等因素有关。患者肠道功能障碍,可引起经常腹泻。 2、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直肠、结肠黏膜受到非特异性炎症因子的刺激,可导致直肠、结肠功能失调,出现腹泻
乙状结肠炎怎么得的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肠道菌群失调等因素有关。 1、环境因素 日常生活中经常处于精神压力过大以及心理负担较重的情况下容易使身体抵抗力下降,从而增加乙状结肠炎的发生几率。 2、遗传因素 乙状结肠炎具有较高的家族发病率,家族中存在乙状结肠炎患者时,其直系亲属患病的几率会大幅
肚子左下面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王红娟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肚子左下面痛可能是由于乙状结肠炎、左侧附件炎、输尿管结石等因素引起的。 1、乙状结肠炎:患者本身存在乙状结肠炎,疾病发作时炎症刺激结肠粘膜,可出现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由于乙状结肠位于左下腹,所以会引起肚子左下面痛的现象。 2、左侧附件炎:患者感染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等病原体导致输卵管和卵巢出现炎
乙状结肠炎的症状有哪些
林森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炎常见的临床症状包括腹泻、便血、腹部疼痛等,具体分析如下: 1、腹泻 由于乙状结肠炎生成的炎性因子,可能会破坏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因此患者会存在腹部疼痛的情况。 2、便血 由于乙状结肠炎可能会破坏肠道黏膜,引起黏膜下的小毛细血管破损,血液渗出后可进入粪便中,即便血。 3、腹部疼痛 由于乙状结肠
肚子咕噜咕噜响便血是怎么了
严苏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肚子咕噜咕噜响便血考虑是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癌等引起的。 1、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考虑是志贺杆菌感染造成的,可导致直肠、乙状结肠炎症、溃疡,使其功能紊乱,出现肠鸣音亢进、腹痛、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 2、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结肠黏膜受到炎性因子的刺激,可导致结肠功能失调,出现肠鸣、黏液脓血
乙状结肠炎症状
司莉莉 副主任医师
南宁市中医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炎主要表现为左下腹疼痛,一般以隐痛为主,伴有大便性状改变,有时候表现为腹泻,还可表现为便秘、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另外,乙状结肠炎可见大便中伴有白色鼻涕样粘液,还可伴有便血等症状。若出现以上症状,建议做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乙状结肠炎可以自愈吗
吴海武 主任医师
赣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炎是否能够自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严重的乙状结肠炎,需要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水杨酸制剂进行治疗,也需要使用蜡样芽孢杆菌等调节肠道的菌群,很难自然自愈。如果是轻度的乙状结肠炎,经过饮食、生活习惯的调整,也会有自愈的可能性。
直肠乙状结肠炎严重吗
张春梅 副主任医师
滕州市中医医院 三甲
患者病情是否严重,需要根据具体的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临床症状作出分析与判断。直肠乙状结肠炎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急性炎症容易在短时间内突然发病,临床症状较为明显,看似病情严重,但经过积极治疗,病情在一周左右控制。慢性炎症的病程较长,易明显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甚至导致患者出现消瘦、乏力等症状;病情较重,需要按医嘱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