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胎停育的发生
预防胎停育需从孕前、孕期多方面入手,特殊人群更要格外注意:孕前男女双方应进行全面检查,女方查生殖及内分泌功能,男方查精液质量,有慢性病者病情稳定并咨询医生后再怀孕;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保证睡眠、适度运动;女方备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孕期要定期产检,早期查胚胎情况及相关指标,中晚期筛查染色体异常与监测胎儿发育;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与辐射,预防感染;保持心情舒畅。特殊人群方面,高龄孕妇孕前全面检查、评估风险,孕期增加产检频次与项目;有胎停育史的孕妇调整心态、查找原因、增加产检次数与提前保胎;患基础性疾病的孕妇积极控病,密切监测病情与胎儿发育。
一、孕前准备
1.孕前检查:男女双方都应进行全面的孕前检查。女性需检查生殖系统,如子宫、卵巢的形态和功能,排查是否有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疾病,这些病变可能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检查内分泌功能,确保甲状腺功能、性激素六项等指标正常,内分泌失调易导致胎停育。男性要检查精液质量,包括精子的数量、活力、形态等,精子质量不佳可能使受精卵本身存在缺陷,增加胎停育风险。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的夫妇,应在病情稳定且咨询医生后再考虑怀孕。
2.健康生活方式:男女双方在备孕期间都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都会对生殖细胞造成损害,降低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不少于78小时,良好的睡眠有助于身体的恢复和激素的正常分泌。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生殖系统的功能。
3.补充叶酸:女性在备孕前3个月开始补充叶酸,每天剂量为0.40.8毫克,可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等问题。叶酸能够参与细胞的合成和代谢,对胚胎的早期发育至关重要。对于曾经有过胎停育史的女性,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增加叶酸的补充剂量。
二、孕期保健
1.定期产检:孕期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产检。孕早期通过超声检查确定胚胎的着床位置、数量及发育情况;进行血液检查,监测HCG、孕酮等指标,若这些指标异常,可能提示胚胎发育不良。孕中晚期通过唐筛、无创DNA、羊水穿刺等检查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B超检查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指标,如双顶径、股骨长、腹围等,及时发现胎儿结构畸形等问题。
2.避免有害物质:孕妇要尽量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如甲醛、苯、铅等,新装修的房子要通风半年以上再入住;避免长时间处于辐射环境中,如尽量减少使用微波炉、电磁炉等电器的时间,避免进行不必要的X线检查。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在流感等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可佩戴口罩,勤洗手,预防TORCH感染(指弓形虫、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这些感染可能导致胎停育或胎儿畸形。
3.保持心情舒畅:孕妇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激素分泌失调,进而影响胚胎的发育。因此,孕妇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散步等方式缓解压力,家人也应给予孕妇充分的关心和支持。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年龄超过35岁的孕妇发生胎停育的风险相对较高。这类孕妇在孕前要更注重全面的身体检查,评估身体机能和生育风险。孕期要增加产检的频率和项目,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必要时可在孕早期进行绒毛活检或孕中期进行羊水穿刺,以排除胎儿染色体异常。同时,高龄孕妇身体的恢复能力相对较差,在孕期要更加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有胎停育史的孕妇:有过胎停育史的孕妇再次怀孕时心理压力较大,要及时调整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全面的检查,查找上次胎停育的原因,如染色体检查、免疫功能检查等。再次怀孕后要适当增加产检次数,在医生的指导下提前进行保胎治疗,必要时可使用黄体酮等药物。在孕期要更加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
3.患有基础性疾病的孕妇: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等基础性疾病的孕妇,要积极控制病情。糖尿病孕妇要严格控制血糖,调整饮食结构,适量运动,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高血压孕妇要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孕妇要根据甲状腺功能指标调整药物剂量,维持甲状腺功能正常。在孕期要密切监测病情和胎儿的发育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