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用药
小儿支气管肺炎用药主要包括抗生素(适用于细菌感染,使用前留取标本培养及药敏试验,注意不良反应和疗程,新生儿选药更谨慎)、抗病毒药物(流感病毒用奥司他韦,呼吸道合胞病毒可考虑利巴韦林,注意用药时机和副作用)、止咳祛痰药(咳嗽咳痰明显时用,小婴儿避免用强力镇咳药)、支气管扩张剂(喘息明显时用,注意不良反应和生命体征监测)、糖皮质激素(中毒症状等严重情况短期用,注意副作用、适应证和剂量),同时针对年龄小、有过敏史、免疫力低下、有其他基础疾病等特殊人群也给出了用药温馨提示。
一、抗生素
1.适用情况:细菌感染引起的小儿支气管肺炎,需要根据病原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如果是肺炎链球菌感染,青霉素敏感者首选青霉素或阿莫西林;青霉素中介者,可选用大剂量青霉素或阿莫西林;耐药者选用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甲氧西林敏感者首选苯唑西林钠或氯唑西林钠;耐药者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
2.注意事项:使用抗生素前,应尽量留取痰液、血液等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以便更精准地选择抗生素。使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儿有无不良反应,如皮疹、腹泻、呕吐等。同时要注意用药疗程,一般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后3天。对于年龄较小的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选择抗生素时要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
二、抗病毒药物
1.适用情况:对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可选用奥司他韦。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可考虑使用利巴韦林,但目前其疗效存在一定争议。
2.注意事项:奥司他韦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更佳,能有效缩短病程、减轻症状。利巴韦林可能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溶血性贫血、肝功能损害等,使用时需密切监测相关指标。儿童使用抗病毒药物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避免滥用。
三、止咳祛痰药
1.适用情况:当患儿咳嗽、咳痰症状明显时,可使用止咳祛痰药。如氨溴索,可促进呼吸道内黏稠分泌物的排出及减少黏液的滞留,从而显著促进排痰。愈创甘油醚,能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使痰液稀释。
2.注意事项:对于小婴儿,要避免使用强力镇咳药,以免抑制咳嗽反射,影响痰液排出。使用止咳祛痰药时,要注意观察痰液的性状和量的变化,如果痰液由稀变稠、量减少,可能提示病情好转;若痰液增多、变稀薄且伴有发热等症状加重,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四、支气管扩张剂
1.适用情况:对于喘息明显的患儿,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β?受体激动剂,能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喘息症状。氨茶碱也有一定的舒张支气管作用,但治疗窗较窄,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血药浓度。
2.注意事项: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可能会引起心悸、手抖等不良反应,尤其是剂量较大时。使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对于年龄较小、不能配合使用气雾剂的患儿,可选用雾化吸入装置。
五、糖皮质激素
1.适用情况:对于中毒症状明显、喘憋严重、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等情况的患儿,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等。
2.注意事项: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免疫抑制、影响生长发育、导致胃肠道溃疡等。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疗程不宜过长。同时要注意监测患儿的血糖、血压、血常规等指标。对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儿,停药时要逐渐减量,避免突然停药引起反跳现象。
六、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年龄较小的婴幼儿: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用药时要更加谨慎,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尽量选择刺激性小、口感好的药物剂型,以提高患儿的依从性。由于婴幼儿咳嗽反射较弱,排痰能力差,在使用止咳祛痰药时要更加关注痰液排出情况,必要时可配合拍背等物理方法促进痰液排出。
2.有过敏史的患儿:用药前要详细告知医生患儿的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使用新的药物后,要密切观察患儿有无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过敏反应。
3.免疫力低下的患儿: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时,要注意预防继发感染。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指标,评估病情变化。
4.患有其他基础疾病的患儿: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在治疗支气管肺炎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情况。治疗药物可能会与基础疾病的治疗药物相互作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