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肺炎咳嗽应该怎么办
小儿支气管肺炎咳嗽的应对措施包括:明确诊断,医生根据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确定病情;做好一般护理,如环境管理、保证休息与调整饮食;采取非药物治疗,如拍背排痰、雾化吸入和蒸汽吸入;进行药物治疗,根据情况使用止咳祛痰药、抗感染药物和支气管扩张剂;特殊情况需特殊处理,有过敏因素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使用抗过敏药,咳嗽不缓解或加重需及时复诊;同时要做好预防,增强小儿免疫力,避免交叉感染。
一、明确诊断
小儿支气管肺炎咳嗽是常见的儿科疾病,首先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医生通常会根据患儿的症状,如咳嗽的性质(干咳还是有痰咳嗽)、频率、持续时间,是否伴有发热、气促、喘息等情况,结合体格检查(听诊肺部有无啰音等),还可能会安排一些辅助检查,如血常规、C反应蛋白了解是否有感染及感染类型,胸部X线或CT检查以查看肺部病变情况。对于有过敏史的小儿,可能还需进行过敏原检测等。不同年龄的小儿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年龄较小的婴儿可能咳嗽不典型,而年龄稍大的儿童可能能更清晰表述自身症状。
二、一般护理
1.环境管理: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定期开窗通风,但要注意避免对流风直接吹到患儿。室内温度宜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可使用加湿器来调节湿度。过于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呼吸道加重咳嗽,而过于潮湿的环境易滋生细菌、霉菌等。
2.休息与体位:保证患儿有充足的休息,休息时可适当抬高头部和胸部,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这样有助于呼吸道分泌物引流,减轻咳嗽症状。年龄小的婴儿可通过在床垫下垫毛巾等方式实现抬高。
3.饮食调整: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羹、米粥、面条等。鼓励患儿多饮水,以补充因发热、呼吸加快等丢失的水分,还能稀释痰液,利于咳出。对于较小的婴儿要按需喂养,避免呛奶。如果小儿对某些食物过敏,如牛奶蛋白过敏,要避免食用相关食物。
三、非药物治疗
1.拍背排痰:对于有痰咳嗽的患儿,家长可在患儿咳嗽时,将其抱起,使其上身呈45度角,然后用空心掌轻轻由下向上、由外向内拍打患儿背部,两侧肺部都要拍到,每次拍35分钟,每天可拍34次,这样能促进痰液松动,利于咳出。年龄越小的小儿,拍背时力度要越轻柔。
2.雾化吸入:雾化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使用生理盐水或药物进行雾化。生理盐水雾化能湿化气道,稀释痰液。药物雾化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等,可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咳嗽、喘息等症状。不同年龄段的小儿使用的雾化装置可能不同,婴幼儿可能需要使用面罩式雾化器,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使用口含式雾化器。
3.蒸汽吸入:让患儿在充满蒸汽的浴室中待1015分钟,通过吸入温暖潮湿的蒸汽,可使呼吸道黏膜湿润,减轻咳嗽。但要注意水温适宜,避免烫伤,同时要防止地面湿滑导致患儿摔倒。此方法对于年龄较小不能配合雾化的小儿较为适用。
四、药物治疗
1.止咳祛痰药:如果咳嗽严重影响患儿睡眠和生活,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对于有痰咳嗽,优先选择祛痰药,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不同年龄段用药有所不同,如婴儿用药需谨慎选择安全性高的药物,且要严格控制剂量。
2.抗感染药物: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医生会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是病毒感染,一般无需使用抗生素,但某些特殊病毒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对于支原体感染,则需要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某些抗生素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等。
3.支气管扩张剂:对于伴有喘息的患儿,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以缓解气道痉挛,减轻喘息和咳嗽症状。
五、特殊情况处理
1.过敏因素:如果小儿有过敏史,咳嗽可能与过敏有关。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过敏药物。
2.咳嗽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如果经过治疗后咳嗽仍持续不缓解,甚至加重,或出现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情况,要及时复诊,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调整治疗方案,如是否发展为重症肺炎等。
六、预防措施
1.增强免疫力:合理喂养,保证小儿营养均衡,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按时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可减少感染的风险。
2.避免交叉感染: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小儿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如果家庭成员有呼吸道感染,要注意与小儿隔离,接触小儿时要戴口罩、勤洗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