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的治疗
过敏性哮喘的防治措施包括多方面:一是避免接触过敏原,了解自身过敏原并规避环境中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同时保持规律生活作息、合理饮食,不同年龄段和有其他病史者需区别调整;二是药物治疗,控制药物长期使用控制气道炎症,缓解药物在发作时迅速缓解症状,不同年龄段和特殊人群使用时各有注意事项;三是免疫治疗,特异性免疫治疗针对过敏原,周期长、有不良反应,需专业监测,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疗效待证实,特殊人群使用更要谨慎;四是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选适合剂型、尽量用非药物治疗,孕妇综合考虑母体和胎儿安全,老年患者注意药物相互作用,有其他病史者考虑药物对原有疾病的影响。
一、避免接触过敏原
1.环境因素:过敏性哮喘常由过敏原触发,患者应了解自身过敏原,尽量避免接触。例如对花粉过敏者,在花粉传播的季节应减少外出,尤其在早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时,外出时佩戴口罩、眼镜等。对尘螨过敏者,要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床上用品、窗帘等,可使用防螨床上用品。家中尽量不养宠物,若无法避免,要定期给宠物洗澡、梳理毛发,减少皮屑和毛发的飞扬。
2.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饮食上,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如海鲜、牛奶等,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不同年龄段和性别在生活方式调整上有所差异,儿童患者需要家长监督其避免接触过敏原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更要注重休息和营养的补充。有其他病史的患者,如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等,在调整生活方式时要综合考虑,避免过度运动对身体造成负担。
二、药物治疗
1.控制药物:此类药物需要长期使用,以控制气道炎症,预防哮喘发作。常见的控制药物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哮喘的一线药物,能有效减轻气道炎症。不同年龄段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不同,儿童使用时要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家长要严格遵医嘱给药。老年患者可能存在肝肾功能减退,在使用药物时要密切关注药物不良反应。
2.缓解药物:当哮喘发作时,使用缓解药物可迅速缓解症状。如短效β2受体激动剂,能快速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喘息、气促等症状。但这类药物不能长期大量使用,否则可能导致药物耐受性增加。特殊人群如孕妇使用时要谨慎评估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儿童使用时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可在医生指导下借助辅助工具。
三、免疫治疗
1.特异性免疫治疗:也称为脱敏治疗,是针对过敏原的一种治疗方法。通过逐渐增加患者对过敏原的接触剂量,使机体对过敏原产生耐受性,从而减轻过敏反应。这种治疗方法适用于对少数过敏原过敏且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治疗周期较长,一般需要35年。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局部或全身的不良反应,如注射部位红肿、瘙痒,甚至过敏性休克等,因此需要在专业医生的密切监测下进行。不同年龄段患者在免疫治疗中的反应和耐受性也有所不同,儿童患者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治疗效果可能更好,但需要家长密切配合。老年患者可能存在其他基础疾病,在治疗前要全面评估身体状况。
2.非特异性免疫治疗: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来增强免疫力,减少哮喘发作。常用的药物有卡介菌多糖核酸、胸腺肽等。但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尚不确切,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特殊人群在使用非特异性免疫治疗时要更加谨慎,如孕妇、哺乳期妇女等,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潜在影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治疗过程中要选择适合儿童的药物和剂型。尽量采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调整生活环境、加强营养等。低龄儿童要避免使用可能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在进行免疫治疗时,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2.孕妇:孕妇患有过敏性哮喘时,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母体和胎儿的安全。药物治疗要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避免使用可能致畸的药物。同时,要加强孕期监测,定期进行产检,评估哮喘病情和胎儿的发育情况。
3.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过敏性哮喘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身体机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可能与年轻人不同,要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同时,要鼓励老年患者适当进行活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4.有其他病史患者:如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等,在治疗过敏性哮喘时要考虑药物对原有疾病的影响。例如某些哮喘治疗药物可能会影响血压、心率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合适的药物。在进行免疫治疗时,要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避免因免疫反应加重原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