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子宫破裂怎么办
先兆子宫破裂病情发展迅速、危及母儿生命,需立即就医并妥善处理,具体包括:立即呼叫急救送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等待救援时让产妇左侧卧位、保持安静;医院内处理需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心理安抚,用硫酸镁等抑制宫缩,尽快根据产妇和胎儿情况手术;术后要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伤口、合理饮食、进行心理护理;后续要注意休息、避孕,定期随访;特殊人群如高龄、有多次剖宫产或子宫手术史、肥胖及合并其他疾病的产妇,需根据自身情况在治疗、康复中加强监测、护理并控制原发病。
一、立即就医
发现先兆子宫破裂迹象,如产妇烦躁不安、下腹剧痛难忍、排尿困难、血尿等,无论何时何地,都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送往有救治能力的医院。这是因为先兆子宫破裂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可能进展为子宫破裂,危及母儿生命。对于高龄产妇、有多次剖宫产史或子宫手术史的女性,更应高度警惕,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在等待救援过程中,尽量让产妇保持安静、避免剧烈活动,可采取左侧卧位,以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液灌注。
二、医院内处理
1.一般处理
进入医院后,医护人员会迅速给予产妇吸氧,以提高血氧含量,保障胎儿和产妇重要脏器的氧气供应。同时,会建立多条静脉通道,以便快速补液和输血,维持产妇的血容量和水电解质平衡。对于精神过度紧张的产妇,会进行适当的心理安抚,使其情绪稳定,配合治疗。
2.抑制子宫收缩
使用药物抑制子宫收缩是重要的治疗措施。常用的药物有硫酸镁等,通过抑制子宫平滑肌的收缩,降低子宫张力,缓解子宫破裂的风险。但在用药过程中,医护人员会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尿量、膝反射等,以防止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3.尽快手术
一旦确诊为先兆子宫破裂,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会根据产妇的具体情况、胎儿的状况等综合考虑。对于有生育要求、子宫破裂口较小且边缘整齐的产妇,可考虑行子宫修补术;而对于子宫破裂口大、不整齐、有明显感染迹象或无生育要求的产妇,可能会行子宫切除术。手术过程中,会尽力抢救胎儿,同时注意止血和预防感染。
三、术后护理
1.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要密切监测产妇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和腹部伤口有无渗血。一般每1530分钟测量一次生命体征,待病情稳定后可适当延长测量间隔时间。
2.伤口护理
保持腹部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疼痛加剧等异常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对于肥胖、糖尿病等容易发生伤口感染的产妇,更要加强伤口护理。
3.饮食护理
术后早期,产妇胃肠功能未完全恢复,可先给予流食,如米汤、藕粉等,待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过渡到半流食、软食和普食。饮食应富含营养,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以促进身体恢复。
4.心理护理
经历先兆子宫破裂和手术的产妇,心理上可能会产生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家属和医护人员要多关心产妇,倾听其内心感受,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鼓励产妇表达自己的担忧和恐惧,帮助其树立康复的信心。
四、后续康复与随访
1.康复指导
术后产妇要注意休息,避免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可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如散步等。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在康复期间,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避孕,一般建议至少避孕23年,以利于子宫的修复。
2.随访
出院后,产妇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妇科检查、B超检查等,以了解子宫的恢复情况、有无盆腔感染等并发症。医生还会根据产妇的恢复情况给予进一步的康复指导和建议。对于有再次生育需求的产妇,医生会在合适的时间给予生育指导。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产妇
高龄产妇身体机能相对较差,发生先兆子宫破裂的风险较高,且术后恢复可能较慢。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各项指标,加强营养支持,适当延长休息时间。同时,心理压力可能更大,需要家属和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心理疏导。
2.有多次剖宫产史或子宫手术史的产妇
这类产妇子宫存在瘢痕,发生先兆子宫破裂的几率增加。在孕期要加强产检,提前评估子宫情况。一旦出现先兆子宫破裂,手术难度和风险相对较高,术后要特别注意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和有无腹腔粘连等并发症。
3.肥胖产妇
肥胖产妇皮下脂肪厚,术后伤口感染的风险增加。术后要加强伤口护理,保持伤口干燥清洁,必要时可进行红外线照射等物理治疗,促进伤口愈合。同时,要控制饮食,适当增加活动量,以利于身体恢复。
4.合并其他疾病的产妇
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产妇,在治疗先兆子宫破裂的同时,要积极控制原发病。高血压患者要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监测血压变化;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合理饮食,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身体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