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皮癣和银屑病的区别
头皮癣与银屑病在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方面均有不同。病因上,头皮癣由皮肤癣菌感染且具传染性,银屑病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多基因遗传病;临床表现中,头皮癣有特定红斑鳞屑等表现及好发人群,银屑病有边界清楚红斑等表现及好发情况;实验室检查里,头皮癣靠真菌镜检等,银屑病靠组织病理等;治疗时,头皮癣抗真菌等,银屑病局部及系统治疗等;预后方面,头皮癣早期规范治大多可愈,银屑病是慢性复发疾病难根治但可控制。
一、病因方面
1.头皮癣: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引起,皮肤癣菌包括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等,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患病动物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品而传播。不同的皮肤癣菌种类感染可能导致不同表现的头皮癣,例如许兰毛癣菌等感染较为常见。
2.银屑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环境因素包括感染(如链球菌感染等)、精神紧张、外伤、手术、妊娠、吸烟、饮酒等。遗传因素方面,多个染色体上的基因与银屑病的发病相关,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银屑病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约有3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
二、临床表现方面
1.头皮癣
症状表现:头皮会出现红斑、丘疹,上面覆盖有灰白色鳞屑,鳞屑较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严重时可能会导致头发折断、脱落,形成秃斑。不同类型的头皮癣表现略有差异,如白癣初期为圆形或椭圆形灰白色鳞屑斑,病发无光泽,距头皮24mm处折断;黑点癣头皮损害小而数目多,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呈黑点状。
好发人群及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儿童相对更易感染,这与儿童的卫生习惯、接触传染源的机会等因素有关,男孩发病率可能略高于女孩。
2.银屑病
症状表现:头皮银屑病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其上覆盖厚层银白色鳞屑,鳞屑易于刮除,刮除后可见淡红色发亮的薄膜,再刮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Auspitz征)。银屑病的头皮损害可单独发生,也可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银屑病皮损同时存在。其病情有一定的季节性,多数患者冬重夏轻。
好发人群及年龄: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但有研究显示不同性别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情况可能存在一定差异,生活方式如精神压力大、吸烟等可能影响银屑病的发病和病情严重程度。
三、实验室检查方面
1.头皮癣
真菌镜检:取头皮鳞屑、毛发等标本进行真菌镜检,可发现菌丝或孢子,这是诊断头皮癣的重要依据。例如,白癣可查到发外密集小孢子;黑点癣可查到发内链状孢子。
真菌培养:通过真菌培养可以进一步鉴定致病的真菌种类,有助于明确诊断和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2.银屑病
组织病理检查:银屑病的典型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过度、角化不全,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加速,真皮乳头上方表皮变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等。通过组织病理检查可以与头皮癣等其他头皮疾病相鉴别。
血液检查:一般无特异性的血液学指标异常,但在病情活动期,可能会有血沉加快、C反应蛋白升高等炎症指标的变化。
四、治疗方面
1.头皮癣
抗真菌治疗:根据真菌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如外用酮康唑洗剂、联苯苄唑乳膏等,病情严重者可口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抗真菌药物。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按照疗程用药,以彻底清除真菌,防止复发。由于儿童的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在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要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药物,并密切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
消毒隔离:因为头皮癣具有传染性,所以要注意患者的生活用品如梳子、帽子等的消毒,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疾病传播。
2.银屑病
局部治疗:可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维生素D3衍生物(如卡泊三醇)、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等外用药物,根据头皮银屑病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和使用方法。
系统治疗:对于病情较重、外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考虑系统用药,如甲氨蝶呤、环孢素等,但这些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特别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需要综合考虑药物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对于儿童银屑病患者,更倾向于选择相对温和、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保湿、避免外伤等。
五、预后方面
1.头皮癣:如果能够早期诊断并规范治疗,大多数头皮癣患者可以治愈,预后良好。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会导致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引起头皮的永久性损伤,如秃发等。
2.银屑病:银屑病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目前还不能完全根治,病情容易反复发作。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同患者的预后差异较大,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是否规范、患者的依从性等因素有关。例如,病情较轻、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且注意生活方式调整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