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性哮喘是什么病
咳嗽性哮喘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表现、无典型哮喘症状的特殊哮喘类型。其病因包括遗传、环境、呼吸道感染等因素,症状主要是刺激性干咳且常规止咳治疗效果差。诊断需综合症状评估、肺功能检查、过敏原检测等并排除其他疾病。治疗采用阶梯式方案,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不同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女性等在治疗时有不同注意事项,预防上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加强锻炼、注意保暖、保持空气清新及预防呼吸道感染。
一、咳嗽性哮喘的定义
咳嗽性哮喘又称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它以慢性咳嗽为主要或唯一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典型哮喘症状。咳嗽通常比较顽固,多在夜间或凌晨发作或加重,运动、遇冷空气、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
二、咳嗽性哮喘的病因
1.遗传因素:咳嗽性哮喘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哮喘或其他过敏性疾病史,那么患病的风险会相对较高。
2.环境因素:环境中的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皮屑、霉菌等,以及空气污染、化学物质、烟雾等,都可能刺激呼吸道,引发咳嗽性哮喘。
3.呼吸道感染: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从而诱发咳嗽性哮喘。
4.其他因素:精神压力、情绪波动、运动、气候变化等也可能成为咳嗽性哮喘的诱发因素。
三、咳嗽性哮喘的症状
咳嗽是咳嗽性哮喘的主要症状,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咳嗽可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常规止咳治疗效果不佳。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咽喉痒、异物感等症状。
四、咳嗽性哮喘的诊断
1.症状评估:医生会详细了解患者的咳嗽特点,包括咳嗽的时间、频率、程度、诱发因素等,同时询问家族史、过敏史等情况。
2.肺功能检查:通过肺功能检查测定气道通气功能,如支气管激发试验、舒张试验等,有助于判断气道是否存在高反应性。
3.过敏原检测:检测患者是否对某些过敏原过敏,常见的检测方法有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
4.排除其他疾病: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引起慢性咳嗽的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等。
五、咳嗽性哮喘的治疗
1.药物治疗:治疗药物主要包括支气管舒张剂(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等)、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白三烯调节剂(如孟鲁司特钠)等。
2.治疗方案:通常采用阶梯式治疗方案,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控制情况调整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在病情急性发作期,主要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缓解症状;在病情缓解期,以吸入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进行维持治疗,控制气道炎症,预防复发。
六、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身体机能尚未发育完全。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用药需更加谨慎,应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等。同时,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病情变化,定期带孩子进行复查。家长要注意孩子的日常护理,避免孩子剧烈运动、着凉等,以免诱发咳嗽。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咳嗽性哮喘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其他疾病的药物。老年人的呼吸道较为脆弱,要注意保暖,避免吸入冷空气,可适当进行一些温和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以增强体质。
3.女性:女性在生理期、孕期、哺乳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生理状态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影响咳嗽性哮喘的病情。在孕期和哺乳期,用药需要谨慎,要充分考虑药物对胎儿或婴儿的影响。女性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因为情绪变化也可能诱发咳嗽。
4.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长期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加重咳嗽性哮喘的病情。这类人群需要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此外,合理饮食也非常重要,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5.有其他病史人群: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在治疗咳嗽性哮喘时要综合考虑这些疾病的情况。不同的药物可能会对其他疾病产生影响,因此在用药时要告知医生自己的病史,以便医生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
七、咳嗽性哮喘的预防
1.避免接触过敏原:了解自己的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如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减少尘螨滋生;在花粉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佩戴口罩等。
2.加强锻炼: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和方式,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咳嗽。
3.注意保暖:寒冷空气容易刺激呼吸道,诱发咳嗽性哮喘,因此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
4.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期开窗通风,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5.预防呼吸道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可接种流感疫苗等预防呼吸道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