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是什么
支气管扩张是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因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致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反复咯血。病因包括感染、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免疫缺陷、支气管阻塞及其他因素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症状有慢性咳嗽咳痰、咯血、反复肺部感染、呼吸困难。诊断依靠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胸部高分辨率CT)和实验室检查。治疗有药物治疗(抗生素、支气管舒张剂、祛痰药)、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特殊人群(儿童、老年人、孕妇)治疗各有注意事项,生活上建议患者戒烟、加强营养、适度运动、预防感染。
一、支气管扩张的定义
支气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及其周围肺组织慢性化脓性炎症和纤维化,使支气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导致支气管变形及持久扩张。典型的症状有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和反复咯血。
二、病因
1.感染:是支气管扩张最常见的病因,如百日咳、麻疹、肺炎、肺结核等感染,可损伤支气管壁各层组织,削弱其弹性,导致支气管扩张。年幼时患严重肺部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会增加成年后支气管扩张的发病风险。
2.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某些遗传性疾病会导致支气管扩张,如囊性纤维化,由于基因缺陷导致气道黏液清除功能障碍,易引发反复感染和支气管扩张。
3.免疫缺陷:如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容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进而引起支气管扩张。
4.支气管阻塞:肿瘤、异物、黏液栓等阻塞支气管,导致引流不畅,易诱发感染,促使支气管扩张的形成。
5.其他因素: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可能与支气管扩张的发生有关。
三、症状
1.慢性咳嗽、咳大量脓痰:痰液通常为黄绿色,量较多,体位改变时,如早晨起床或晚上躺下时,咳嗽、咳痰症状可能加重。病情严重程度不同,痰液量也有所差异,轻者每日咳痰量可能仅数十毫升,重者可达数百毫升。
2.咯血:部分患者会出现咯血症状,咯血量可多可少,从痰中带血到大量咯血不等。少量咯血可能表现为痰中带有血丝,大量咯血时可能一次咯血量超过数百毫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3.反复肺部感染:由于支气管扩张导致气道结构改变,痰液引流不畅,容易反复发生肺部感染,出现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4.呼吸困难:随着病情进展,肺功能逐渐下降,患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活动耐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四、诊断
1.病史和症状: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反复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以及症状的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等。
2.体格检查:听诊时可闻及肺部固定性湿啰音,部分患者可伴有杵状指(趾)。
3.影像学检查:胸部高分辨率CT是诊断支气管扩张的重要方法,能够清晰显示支气管的形态、结构和扩张程度。胸部X线检查也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但对于早期支气管扩张的诊断价值相对有限。
4.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痰液检查等,血常规可了解白细胞计数等炎症指标,痰液检查可明确病原菌,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五、治疗
1.药物治疗:
抗生素:用于控制感染,根据病原菌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常用的抗生素有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等。
支气管舒张剂:可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如沙丁胺醇、氨茶碱等。
祛痰药:帮助痰液排出,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等。
2.物理治疗:包括体位引流、胸部叩击等,有助于促进痰液排出,减轻肺部感染。
3.手术治疗:对于病变局限、经内科治疗效果不佳且反复发生感染或咯血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的肺组织。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支气管扩张多与先天性因素或幼年时的肺部感染有关。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全,在治疗时应更加谨慎。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优先选择非药物治疗方法,如体位引流等。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症状变化,及时带孩子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支气管扩张时,要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要加强营养支持,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促进康复。
3.孕妇:孕妇患支气管扩张时,治疗需要兼顾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应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尽量采用物理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在病情严重时,需与妇产科医生共同制定治疗方案。
七、生活方式建议
1.戒烟:吸烟会加重支气管扩张的症状,损害肺功能,患者应严格戒烟,同时避免吸入二手烟。
2.加强营养: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机体免疫力。
3.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有助于提高肺功能和身体抵抗力。
4.预防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在流感高发季节可接种流感疫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