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和孕妇的影响
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和孕妇的影响以及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对胎儿的影响包括增加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儿窘迫和胎死宫内、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风险;对孕妇的影响有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羊水过多、难产和产伤、产后出血的风险,还会使日后患2型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的几率升高;特殊人群如高龄、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既往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较高,不良影响更严重,需更严格控制血糖、加强产检、早期筛查、合理饮食运动及全面评估等以降低不良结局风险。
一、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的影响
1.巨大儿: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高,胎儿长期处于高血糖环境,会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蛋白质和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导致胎儿过度生长,增加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巨大儿在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难产、产伤等情况,如肩难产可导致胎儿臂丛神经损伤、锁骨骨折等。
2.胎儿生长受限:部分情况下,妊娠期糖尿病可能影响胎盘的血液灌注和功能,导致胎儿营养供应不足,从而出现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生长受限的胎儿出生后可能存在低体重、各器官发育不成熟等问题,远期发生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风险也可能增加。
3.早产: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早产的风险较高。高血糖可能引发羊水过多,导致宫腔压力增加,容易引起胎膜早破,进而导致早产。早产的胎儿各器官发育不完善,出生后可能面临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多种并发症。
4.胎儿窘迫和胎死宫内:严重的妊娠期糖尿病可导致胎盘血管病变,影响胎盘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交换,引起胎儿窘迫。若病情持续恶化,可能导致胎死宫内。此外,孕妇血糖控制不佳,还可能增加胎儿发生先天性畸形的风险,如神经管缺陷、先天性心脏病等。
5.新生儿低血糖:胎儿出生后,母体血糖供应突然中断,而胎儿自身胰岛素分泌仍处于较高水平,容易导致新生儿低血糖。低血糖若不及时纠正,可能影响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出现嗜睡、喂养困难、抽搐等症状。
二、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的影响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风险增加。高血糖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同时还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导致水钠潴留,从而增加高血压的发生风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影响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严重时可导致子痫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2.感染: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如泌尿系统感染、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感染可加重孕妇的病情,影响血糖控制,甚至可能导致早产、胎膜早破等不良结局。
3.羊水过多:羊水过多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较为常见。高血糖导致胎儿尿液生成增多,是羊水过多的主要原因之一。羊水过多可引起孕妇腹胀、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还可能增加胎膜早破、早产的风险。
4.难产和产伤:由于巨大儿的发生率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难产和产伤的风险也相应提高。分娩过程中可能需要剖宫产的几率增加,剖宫产术后还可能出现伤口愈合不良、感染等并发症。此外,经阴道分娩时也可能因胎儿过大导致会阴裂伤、盆底肌肉损伤等。
5.产后出血: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出血的风险高于正常孕妇。高血糖可影响子宫收缩功能,导致产后子宫收缩乏力,从而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几率。产后出血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孕妇生命。
6.远期糖尿病风险: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日后发生2型糖尿病的风险明显增加。有研究表明,曾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产后510年发生2型糖尿病的几率可达30%50%。此外,她们发生心血管疾病等其他代谢性疾病的风险也可能升高。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孕妇:高龄本身就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之一。高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后,对胎儿和自身的影响可能更为严重。胎儿发生染色体异常、先天性畸形等问题的风险增加,孕妇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几率也更高。因此,高龄孕妇在孕期应更加严格地控制血糖,加强产检,密切关注胎儿和自身的健康状况。
2.肥胖孕妇:肥胖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较高,且肥胖会进一步加重糖尿病对孕妇和胎儿的不良影响。肥胖孕妇更容易出现巨大儿、胎儿生长受限等问题,自身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也更大。肥胖孕妇在孕期应合理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量,积极控制体重增长,以降低不良结局的发生风险。
3.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几率明显高于普通孕妇。这类孕妇在孕期应特别注意血糖监测,早期进行糖尿病筛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同时,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发病风险。
4.既往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既往有自然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等不良孕产史的孕妇,再次妊娠时患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增加不良结局的复发风险。这类孕妇在孕期应加强血糖管理,进行全面的产前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