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有何特点
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发、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累及一个或多个肺叶的常见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症状起病急骤,有高热、咳嗽咳痰(从干咳到铁锈色痰再到脓性痰)、胸痛、呼吸困难等,体征早期不明显,肺实变时有典型表现;影像学上,X线早期肺纹理增粗,后有大片炎症浸润影和“空气支气管征”,CT能更清晰显示病变;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痰涂片可发现革兰阳性球菌,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升高。不同人群特点不同,儿童病情进展快、症状不典型,治疗需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常合并基础病,治疗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孕妇治疗用药需谨慎;生活方式不良人群病情重、恢复慢,要改善生活方式;有相关病史人群易引发并发症,需同时治疗基础疾病。
一、大叶性肺炎的概念
大叶性肺炎主要是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炎症通常累及一个或多个肺叶,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是一种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二、临床特点
1.症状特点
起病急骤:多数患者无前驱症状,突然出现高热、寒战,体温可在数小时内升至39℃40℃,呈稽留热型,这表明病情进展迅速,炎症反应强烈。
咳嗽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随后可咳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12天后可咳出铁锈色痰,这是大叶性肺炎的典型表现,与肺泡内红细胞破坏、含铁血黄素沉积有关。随着病情进展,后期可咳出脓性痰。
胸痛:多为患侧胸部刺痛,疼痛随呼吸和咳嗽加重,这是由于炎症累及胸膜,导致胸膜摩擦所致。患者为减轻疼痛,常被迫患侧卧位。
呼吸困难:因肺实变导致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气体交换障碍,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发绀等。
2.体征特点
早期体征不明显,可仅有呼吸音减弱和胸膜摩擦音。随着病情发展,肺实变时可出现典型体征,如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增强、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等。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
三、影像学特点
1.X线表现:早期仅见肺纹理增粗或受累的肺段、肺叶稍模糊。随着病情进展,可见大片炎症浸润阴影或实变影,在实变阴影中常可见透亮支气管影,即“空气支气管征”,肋膈角可有少量胸腔积液。消散期,炎症浸润逐渐吸收,可呈散在的、大小不等的片状阴影,随后逐渐完全消散。
2.CT表现: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肺部病变,对于早期病变、隐匿部位病变以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见大叶或肺部的致密实变影,内见“空气支气管征”,还可发现胸腔积液、肺门淋巴结肿大等情况。
四、实验室检查特点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可达(102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可达80%以上,并有核左移现象,提示机体存在急性细菌感染。
2.痰涂片及培养:痰涂片可发现大量革兰阳性球菌,痰培养可确定病原菌,有助于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痰标本易受口腔细菌污染,因此采集标本时应注意规范操作。
3.C反应蛋白(CRP)和降钙素原(PCT):CRP和PCT是炎症指标,在大叶性肺炎时可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用于评估病情、判断预后及指导抗生素的使用。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患大叶性肺炎时病情可能进展较快,症状可不典型。婴幼儿可能仅表现为精神萎靡、拒奶、口吐白沫等。在治疗方面,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物理降温、拍背排痰等。避免低龄儿童使用可能有不良反应的药物,严格掌握药物使用的年龄禁忌。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体温、呼吸、精神状态等,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衰退,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糖尿病等。患大叶性肺炎时症状可能不典型,发热可不明显,但呼吸困难、精神萎靡等症状可能更为突出。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的影响,选择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要加强护理,鼓励患者多饮水、多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
3.孕妇:孕妇在孕期身体生理状态发生改变,患大叶性肺炎时不仅要考虑疾病对孕妇本身的影响,还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在治疗用药时要谨慎选择,避免使用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孕妇的病情变化和胎儿的情况,必要时请妇产科和呼吸内科医生共同会诊制定治疗方案。
4.生活方式不良人群:长期吸烟、酗酒、熬夜等生活方式不良的人群,身体免疫力较低,患大叶性肺炎后病情可能相对较重,恢复也较慢。这类人群在患病期间应戒烟戒酒,保证充足的睡眠,加强营养,以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同时,要注意避免再次接触诱发因素,改善生活方式。
5.有相关病史人群:有慢性肺部疾病、心脏病、糖尿病等病史的人群,患大叶性肺炎后容易导致原有疾病加重,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在治疗大叶性肺炎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病情进展。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和相关指标,如血糖、血压、心功能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