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溃疡由什么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肠溃疡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感染因素(如幽门螺杆菌和病毒感染)、药物因素(如非甾体抗炎药及其他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遗传因素(家族中有患者会增加患病风险)、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肠道)、生活方式因素(不良饮食习惯和精神压力)以及其他因素(肠道血液循环障碍和放射治疗),不同年龄段人群在肠溃疡的发生、发展及防治上各有特点。

一、感染因素

1.幽门螺杆菌(Hp)感染: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生存在人的胃部及十二指肠内的革兰氏阴性菌,它会损伤胃肠道黏膜的保护机制。一方面,幽门螺杆菌产生的尿素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氨,中和胃酸,为其生存创造适宜环境,却破坏了胃黏膜的酸性保护屏障;另一方面,它分泌的空泡毒素等物质可直接损伤胃和肠黏膜细胞,引发炎症和溃疡。研究表明,大部分肠溃疡患者的胃和十二指肠中可检测到幽门螺杆菌感染。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感染后因身体机能下降,溃疡愈合可能更慢。

2.病毒感染:某些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在人体免疫力低下时,可能侵犯肠道黏膜,引起黏膜炎症和溃疡。例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严重受损,易感染巨细胞病毒,进而引发肠溃疡。对于有免疫缺陷病史的人群,无论是先天性免疫缺陷还是因疾病(如白血病、淋巴瘤等)、药物(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导致的后天性免疫缺陷,感染病毒引发肠溃疡的风险更高。

二、药物因素

1.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非甾体抗炎药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抗炎、镇痛、解热等。这类药物会抑制环氧合酶(COX)的活性,COX有COX1和COX2两种同工酶,COX1可促进前列腺素合成,而前列腺素对胃肠道黏膜有保护作用,维持黏膜的血液循环和黏液分泌。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后,COX1被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导致胃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减弱,容易出现黏膜损伤和溃疡。长期大量服用此类药物的人群,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需要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控制病情,患肠溃疡的风险显著增加。老年人因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性降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更易发生肠溃疡;儿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避免不必要的使用。

2.其他药物:某些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也可能导致肠溃疡。抗生素可能破坏肠道内的正常菌群平衡,引发肠道微生态紊乱,使得有害菌大量繁殖,产生毒素损伤肠黏膜;抗肿瘤药物则可能直接损伤肠道黏膜细胞,抑制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功能。对于正在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由于身体较为虚弱,肠道黏膜本身就处于相对脆弱的状态,使用这些药物时更要密切关注肠道反应。

三、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肠溃疡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家族中有肠溃疡患者的人群,其患病风险相对较高。基因可能影响胃肠道黏膜的结构和功能、胃酸分泌水平以及免疫系统的反应性等。例如,某些基因会使个体的胃肠道黏膜对损伤因素更为敏感,或者导致胃酸分泌调节异常,从而增加肠溃疡的发病几率。如果家族中有肠溃疡病史,其子女等直系亲属应更加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胃肠检查。

四、自身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当累及肠道时,就可能引发肠溃疡。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两种疾病都与自身免疫反应异常有关。在这些疾病中,免疫系统持续处于激活状态,释放大量的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等,导致肠道黏膜发生炎症、糜烂和溃疡。儿童患自身免疫性肠病可能影响生长发育,需要更加关注营养支持;老年人患此类疾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治疗和恢复可能面临更多挑战。

五、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习惯:长期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过度节食、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酗酒等,都可能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辛辣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使其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酒精可直接损伤肠黏膜细胞,破坏黏膜的完整性,还会刺激胃酸分泌,加重对肠道的刺激。经常吃夜宵、三餐不按时的人群,肠道无法形成规律的消化节律,也容易引发肠溃疡。老年人的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更应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儿童的饮食习惯需要家长引导培养,避免养成不良的饮食偏好。

2.精神压力: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人体的神经系统会调节失常,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液分泌。一方面,精神压力会使胃酸分泌增加,胃酸刺激肠道黏膜;另一方面,会导致肠道血管收缩,减少肠道黏膜的血液供应,影响黏膜的修复和再生。年轻人在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时,容易出现精神紧张,增加肠溃疡的发病风险;老年人在面临生活变故等精神压力时,也可能诱发肠溃疡。

六、其他因素

1.肠道血液循环障碍:动脉硬化等疾病会导致肠道血管狭窄、血流减少,使肠道黏膜得不到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黏膜的修复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溃疡。老年人由于血管弹性降低,患动脉硬化的几率较高,因此发生肠道血液循环障碍引发肠溃疡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2.放射治疗:腹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放射线会对肠道黏膜造成直接损伤,引起黏膜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导致肠溃疡。常见于盆腔肿瘤、腹部肿瘤放疗的患者。儿童在接受放疗时,因其组织细胞对放射线更为敏感,需要严格控制放疗剂量和范围;老年人放疗后恢复能力差,要密切关注肠道反应。

了解疾病
肠溃疡
肠溃疡是一种以肠黏膜层至黏膜肌层局限性缺血、溃烂为表现的消化道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根治十二指肠溃疡的方法?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表现是上腹疼痛,以空腹及饥饿时明显。患者多发生于中青年人,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纤维胃镜检查可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性病变,伴随局部的瘢痕形成。十二指肠溃疡容易并发穿孔出血,以及瘢痕性幽门梗阻发生。治疗采取保守治疗,口服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如果表现出并发症时,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十二指肠溃疡吃啥水果好?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十二指肠粘膜受到损伤,发生了自我消化。建议患者能吃含有花青素的水果,一般颜色偏紫黑或红色的水果,如葡萄、草莓和黑加仑,里面含有较多花青素,花青素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利于粘膜的修复。此外,维生素C含量多的水果,如猕猴桃、香蕉等,也建议食用,因为维C也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同
十二指肠溃疡的疼痛特征?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溃疡的症状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或剧痛,也可表现为仅在饥饿时隐痛不适。典型者表现为轻度或中度剑突下持续性疼痛,可被制酸剂或进食缓解。临床上约有2/3的疼痛呈节律性:早餐后1~3小时开始表现出上腹痛,如不服药或进食则要持续至午餐后才缓解。食后2~4小时又痛,进餐后可缓解
十二指肠溃疡a1期能治好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溃疡a1期大多是能治好的。十二指肠溃疡a1期属于早期的突发症状,可以在医嘱下应用奥美拉唑以及埃索美拉唑来抑制胃酸分泌,可以缓解胃部反酸的现象。如果同时还存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情况,可以使用多潘立酮以及质子泵抑制剂来抗感染。在食物药物治疗的时候,定期到医院做复查。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吃什么菜好?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胃溃疡十二指肠能吃的蔬菜,有胡萝卜,西红柿,黄瓜,大白菜,卷心菜,莲藕,西兰花,冬瓜等等。主要不要吃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辛辣的食物,辣椒,胡椒粉,芥末膏。也不要吃过硬过酸的食物。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可以口服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有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兰索拉唑。也口服斯达舒胶囊,丽珠得乐等药物。还可以
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严重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溃疡严不严重,还要根据疾病的临时症状来确定。如果单纯的十二指肠溃疡并不太严重,一般经过药物质子泵抑制剂和保护胃黏膜的药物同时治疗,就可以治愈。如果并发大出血和急性穿孔时就较为严重了。十二指肠溃疡病人平时除了要做好生活调节和护理之外,还要注意不能服用对胃黏膜伤害很大的药物,避免导致出血或穿孔。
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什么部位?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溃疡,是指好发于十二指肠部位疡病变。是消化道溃疡的比较多见的一种类型,溃疡好发部位是十二指肠球部,其中前壁最多,然后是十二指肠球部后壁、下壁、上壁,本病男性多发,好发季节是冬春季节。临床多见原因有感染幽门螺杆菌、胃酸分泌异常等是病因。疾病主要表现长时间发作,周期性发作、节律性发作特点,主要是
十二脂肠溃疡会癌变吗?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二脂肠溃疡不会癌变,十二指肠溃疡正常会造成人上腹部疼痛,伴随恶心,浑身乏力,黑便大便有血等表现,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奥美拉挫药物来缓解症状,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密切观察身体的状况,定期的到医院进行复查,饮食上吃一些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
十二指肠溃疡a1期严重还是a2期?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溃疡a1期是要比a2期严重的,因此病人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和检查。积极的接受手术治疗,还要听从医生的嘱咐做好饮食调理。不要耽误治疗的好时期,日常的饮食应以易消化食物为主,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油腻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
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溃疡的多见症状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打嗝、消化不良等,其临床特征为腹痛,但无特异性。应和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等的消化道疾病相区别。急性溃疡发作期可表现出上腹轻度压痛,压痛点一般位于上腹正中偏右2.5cm以上。如果发现隐血,必要时应进一步检查大便。
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有什么区别
李壮 主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临床上有的时候会共同发病,或者患者同时患有两种疾病,与其不规律的饮食、过饥、过饱,饮食都也有关系,首先疼痛的性质不太一样,胃溃疡所发病的疼痛的是指空腹时,由于胃里边没有内容物,酸性的胃酸以及胃蛋白酶会消化溃疡面而引起刺激。而十二指肠的疼痛是用餐之后会引起,这种疼痛是因为胃酸带有的食物通过胃进入了十二指肠球部位置,这时由
十二指肠溃疡如何治疗
李壮 主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溃疡与胃溃疡的治疗基本上大同小异,因为两者作用机理是一样的,都是与胃酸过度分泌、黏膜层受损有关系,都需要通过健康的饮食习惯、健康的饮食结构以及合理的膳食来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比如在用药的过程中需用一些抑制胃酸药物,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等,配合中和胃酸的药物,可以有效来缓解十二指肠溃疡所带来的疼痛。更多的还是通过饮食中来改
药物治疗可以根治十二指肠溃疡
亢晓冬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理就是高胃酸。现在的药物,特别是钙泵抑制剂。对抑制胃酸有强效。所以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也有明显的效果。现在这种药物最常见的是奥美拉唑。当然还有一些其他的类型的同类药物,比如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这都是钙泵抑制剂的衍生物,它们对抑制胃酸分泌有强烈的效果。所以对治疗溃疡病效果也是非常非常好。
十二指肠溃疡吃什么食物好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溃疡在改善生活习惯和规范药物治疗基础上,饮食也很重要。建议进食容易消化食物,如以米面为主一些食物,另外可以吃鸡蛋羹、豆腐脑等食物也可以,进食富含葡萄糖、有机酸等对胃粘膜有保护作用食物。尽量不要吃粗糙、刺激性食物,如咖啡、过酸食物、过辣食物、酒以及纯牛奶等食物。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区别
姚轶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可以从疼痛规律以及病因上进行区别,例如胃溃疡患者主要表现为进食后疼痛加重,特别是饥饿的时候,疼痛可以慢慢缓解,但是对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一般是饥饿时的疼痛,当进食以后,疼痛症状往往可以缓解,在治疗上,一般主要使用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例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或者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其实,
十二指肠溃疡疼痛的特点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十二指肠溃疡疼痛发生在患者就餐后的三到四个小时左右,发病时间持续到下次就餐。十二指肠溃疡造成疼痛的特点,一般是饥饿感觉明显,而且夜间发作次数比较多,夜间入睡以后还会出现疼痛。另外,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一般吃得越多,疼痛时间越短。但是疼痛后,病情会有加重的特点。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