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气管炎怎么回事
慢性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且需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其病因包括吸烟、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空气污染、感染因素及其他机体和环境因素;临床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长、反复急性发作,有咳嗽、咳痰、喘息或气急等症状,早期体征多无异常,急性发作期有相应体征;依据症状和排除其他慢性气道疾病可诊断;治疗分急性加重期(控制感染、镇咳祛痰、平喘)和缓解期(戒烟、增强体质、试用免疫调节剂或中医中药);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孕妇、吸烟者、有其他基础疾病者在治疗时需分别注意药物不良反应、谨慎用药、避免药物致畸、戒烟、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等问题。
一、慢性气管炎的定义
慢性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的其他疾病,如肺结核、尘肺、肺脓肿、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鼻咽炎、食管反流综合征等疾患。
二、病因
1.吸烟:是最重要的环境发病因素,烟草中的焦油、尼古丁和氢氰酸等化学物质,可损伤气道上皮细胞,使纤毛运动减退和巨噬细胞吞噬功能降低;支气管黏液腺肥大、杯状细胞增生,黏液分泌增多,使气道净化能力下降;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黏液积聚,容易继发感染。
2.职业粉尘和化学物质:当职业性粉尘及化学物质,如烟雾、变应原、工业废气及室内空气污染等,浓度过大或接触时间过长,均可能产生与吸烟无关的慢性支气管炎。
3.空气污染: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等可损伤气道黏膜上皮,使纤毛清除功能下降,黏液分泌增加,为细菌感染增加条件。
4.感染因素:病毒、支原体、细菌等感染是慢性支气管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病毒感染以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为常见。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和葡萄球菌等。
5.其他因素:免疫功能紊乱、气道高反应性、年龄增大等机体因素和气候等环境因素均与慢性支气管炎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寒冷空气可以刺激腺体增加黏液分泌,纤毛运动减弱,黏膜血管收缩,局部血循环障碍,有利于继发感染。老年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溶菌酶活性降低,从而容易造成呼吸道的反复感染。
三、临床表现
1.症状:多缓慢起病,病程较长,反复急性发作而病情加重。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初期症状较轻,在寒冷季节、吸烟、接触有害气体、过度劳累、气候变化或感冒后,则引起急性发作或加重。或由上呼吸道感染迁延不愈,演变发展为慢性支气管炎。到夏天气候转暖时多可自然缓解。
咳嗽:一般晨间咳嗽为主,睡眠时有阵咳或排痰。
咳痰:一般为白色黏液和浆液泡沫性,偶可带血。清晨排痰较多,起床后或体位变动可刺激排痰。
喘息或气急:喘息明显者常称为喘息性支气管炎,部分可能合伴支气管哮喘。若伴有肺气肿时可表现为劳动或活动后气急。
2.体征:早期多无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在背部或双肺底听到干、湿啰音,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如伴有哮喘可闻及广泛哮鸣音并伴呼气期延长。
四、诊断
依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续2年或2年以上,并排除其他慢性气道疾病即可作出诊断。
五、治疗
1.急性加重期治疗
控制感染:视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严重程度或根据病原菌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物。常用药物有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β-内酰胺类等。
镇咳祛痰:可试用复方甘草合剂、溴己新、氨溴索等。干咳为主者可用镇咳药物,如右美沙芬等。
平喘:有气喘者可加用解痉平喘药,如氨茶碱,或用茶碱控释剂,或长效β2激动剂加糖皮质激素吸入。
2.缓解期治疗
戒烟,避免有害气体和其他有害颗粒的吸入。
增强体质,预防感冒,也是防治慢性支气管炎的主要内容之一。
反复呼吸道感染者,可试用免疫调节剂或中医中药,如细菌溶解产物、卡介菌多糖核酸、胸腺肽等,部分患者可见效。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免疫力较弱,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大的药物。同时,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可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要避免过度劳累。
2.儿童:儿童的呼吸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在治疗时要谨慎用药,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方法,如雾化吸入等。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接触过敏原和刺激性物质。儿童用药要严格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影响的药物。
3.孕妇:孕妇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要特别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尽量避免使用可能致畸的药物。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如多喝水、多休息、避免接触过敏原等。如果症状严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用药。
4.吸烟者:吸烟是慢性气管炎的重要病因,吸烟者在患病后要立即戒烟,避免继续吸烟加重病情。同时,要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病情的恢复。
5.有其他基础疾病者:如患有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要综合考虑基础疾病的情况,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提高治疗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