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炎是怎么回事
小儿肠炎是常见于小儿群体尤其是婴幼儿时期、累及小肠和结肠的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因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等感染因素,以及饮食、过敏、气候等非感染因素;症状有腹泻、呕吐、腹痛等消化系统症状,还有发热、脱水、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诊断依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粪便常规、培养,血常规、血生化等实验室检查;治疗包括饮食调整、液体疗法、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预防需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喂养、加强个人卫生、增强体质、避免交叉感染;针对年龄小的婴幼儿、过敏体质儿童、有慢性疾病的儿童等特殊人群,还给出了密切观察病情、避免过敏食物、加强护理等温馨提示。
一、小儿肠炎的定义
小儿肠炎通常指的是肠道的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小肠和结肠。在小儿群体中较为常见,尤其好发于婴幼儿时期。
二、小儿肠炎的病因
1.感染因素
病毒感染:常见的有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轮状病毒感染多发生在秋冬季节,是引起小儿病毒性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沙门氏菌等。不卫生的饮食是细菌感染的主要诱因,比如食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或水。
寄生虫感染:像贾第虫、阿米巴原虫等。儿童接触了被寄生虫污染的环境后,可能会感染发病。
2.非感染因素
饮食因素:喂养不当是常见原因,如突然改变食物种类、过早添加辅食、一次进食过多等,都可能导致小儿消化功能紊乱,引发肠炎。
过敏因素:部分小儿对牛奶、大豆等食物过敏,食用后可能出现肠道过敏反应,表现为肠炎症状。
气候因素:天气突然变化,腹部受凉使肠蠕动增加;天气过热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都可能诱发小儿肠炎。
三、小儿肠炎的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
腹泻:是小儿肠炎最主要的症状,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可达数次至数十次。大便性状改变,可为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
呕吐:程度轻重不一,轻者仅偶尔呕吐,重者可频繁呕吐,甚至吐出胆汁。
腹痛:小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面色苍白、身体蜷缩等,年龄稍大的儿童可自述腹痛。
2.全身症状
发热:体温可轻至中度升高,少数患儿可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8.5℃。
脱水:由于腹泻和呕吐导致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丢失,患儿可出现脱水症状,如口渴、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皮肤弹性变差等。
精神萎靡:严重时可出现精神不振、嗜睡,甚至昏迷、休克等症状。
四、小儿肠炎的诊断
1.病史采集:医生会详细询问患儿的饮食情况、近期接触史、既往病史等,了解发病的可能原因。
2.体格检查:检查患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心率、呼吸等,同时检查腹部有无压痛、肠鸣音是否正常等。
3.实验室检查
粪便常规:可了解粪便中有无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卵等,有助于判断肠炎的类型。
粪便培养:对于怀疑细菌感染的患儿,粪便培养可明确病原菌,并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血常规:通过检测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了解患儿是否存在感染及感染的严重程度。
血生化检查:检测电解质、肝肾功能等,评估患儿有无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五、小儿肠炎的治疗
1.饮食调整
对于母乳喂养的婴儿,可继续母乳喂养,但要适当增加喂养次数,减少每次喂养量。
人工喂养的婴儿,可将奶粉稀释后喂养,待病情好转后逐渐恢复正常浓度。
较大儿童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生冷食物。
2.液体疗法
轻度脱水可采用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进一步加重。
中重度脱水或呕吐严重不能口服补液的患儿,需要静脉补液,纠正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3.药物治疗
抗感染药物:病毒感染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以对症治疗为主;细菌感染则需要根据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内的病原体和毒素,保护肠黏膜。
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可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正常功能。
4.对症治疗
发热:体温低于38.5℃时,可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贴退热贴等;体温超过38.5℃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退热药物。
腹痛:可采用腹部热敷、按摩等方法缓解疼痛,疼痛严重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解痉药物。
六、小儿肠炎的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教育儿童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不吃生冷食物,不喝生水,避免食用变质、过期的食物。
2.合理喂养:按照儿童的年龄和消化能力,合理添加辅食,避免过度喂养和突然改变饮食结构。
3.加强个人卫生:勤换尿布,保持儿童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4.增强体质:鼓励儿童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避免交叉感染:在疾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超市、商场等,减少感染机会。
七、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1.年龄较小的婴幼儿:由于其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体温、腹泻次数、尿量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喂养和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物剂量。
2.过敏体质的儿童:如果已知患儿对某些食物过敏,在肠炎期间要避免食用这些食物,以免加重病情。同时,要告知医生患儿的过敏史,以便医生在用药时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
3.有慢性疾病的儿童:如先天性心脏病、糖尿病等,患肠炎后可能会加重原有疾病的病情,家长要更加注意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定期复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