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支气管肺炎
小孩支气管肺炎是2岁以内儿童常见感染性疾病及住院主因,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所致,病变在肺部细小支气管。症状有一般症状(发热等)、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呼吸增快等)和其他系统症状(累及循环、神经、消化系统表现)。病因包括病原体、宿主因素(呼吸道特点、免疫系统不完善等)和环境因素。诊断依靠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病原学检查等)和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治疗有一般治疗(保持空气流通等)、抗感染治疗(选合适药物)、对症治疗(吸氧、降温等)和其他治疗(针对并发症)。特殊人群(低龄、有基础疾病、过敏体质儿童)治疗需特殊注意。预防措施有加强锻炼、合理营养、预防呼吸道感染和按时预防接种。
一、概述
小孩支气管肺炎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2岁以内儿童多发。它主要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病变主要发生在肺部的细小支气管,也就是毛细支气管,所以病名为“支气管肺炎”。
二、症状表现
1.一般症状:起病急骤或迟缓,多数发病前先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可达3840℃,大多数为弛张热或不规则发热。弱小婴儿大多起病迟缓,发热不高,咳嗽与肺部体征均不明显。
2.呼吸系统症状:咳嗽较频繁,早期为刺激性干咳,极期咳嗽反而减轻,恢复期咳嗽有痰;呼吸增快,每分钟可达4080次,可见鼻翼扇动和三凹征;部分患儿口周、指甲可有轻度发绀。肺部体征早期可不明显或仅呼吸音粗糙,以后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啰音,以背部两侧下方及脊柱两旁较多,于深吸气末更为明显。
3.其他系统症状:如累及循环系统可出现心肌炎、心力衰竭等;累及神经系统可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惊厥等;累及消化系统可出现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
三、病因
1.病原体:病毒、细菌、支原体等都可引起支气管肺炎。常见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常见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支原体也是引起小儿支气管肺炎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2.宿主因素:小儿呼吸道解剖生理特点,如气管、支气管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弹力组织发育差,血管丰富,易于充血等,使小儿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此外,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尤其是SIgA含量低,以及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均易导致小儿反复感染,发生支气管肺炎。
3.环境因素:居住环境拥挤、通风不良、空气污浊、阳光不足、冷暖失调等均可使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易患支气管肺炎。
四、诊断
1.病史和症状: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包括起病情况、发热、咳嗽、气促等症状的特点及持续时间等。
2.体格检查:重点检查肺部体征,如呼吸频率、有无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听诊肺部有无啰音等。
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帮助判断感染的类型,如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常提示细菌感染;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也有助于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学检查可通过痰培养、血培养、鼻咽拭子病毒检测、支原体抗体检测等明确病原体。
4.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支气管肺炎的重要手段,可见肺纹理增粗、模糊,沿肺纹理分布的斑片状阴影等。
五、治疗
1.一般治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维持在20℃左右,湿度以60%为宜。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重症患儿进食困难者,可给予肠道外营养。及时清除鼻痂、鼻腔分泌物和吸痰,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功能。
2.抗感染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原体选择合适的抗感染药物。如为细菌感染,可选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如为病毒感染,可选用利巴韦林、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如为支原体感染,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
3.对症治疗:有缺氧表现时应及时吸氧;发热时可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咳嗽、咳痰严重者可使用止咳祛痰药物;喘憋严重者可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等。
4.其他治疗: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患儿,可给予呼吸支持、强心、利尿等治疗。
六、特殊人群提示
1.低龄儿童:由于低龄儿童(尤其是1岁以内婴儿)身体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快,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使用药物时要谨慎,尽量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物理降温、拍背排痰等。避免使用可能对其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2.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免疫缺陷病等基础疾病的儿童,患支气管肺炎后病情往往较重,治疗难度也较大。在治疗支气管肺炎的同时,要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机体免疫力。
3.过敏体质儿童:在使用抗感染药物及其他治疗药物前,要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避免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有无药物过敏反应。
七、预防
1.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散步、跑步、游泳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2.合理营养:保证孩子摄入充足的营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均衡饮食,避免挑食、偏食。
3.预防呼吸道感染:在呼吸道疾病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带孩子到人员密集、空气污浊的场所;注意室内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4.按时预防接种: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按时为孩子接种疫苗,如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可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