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是什么病严重吗
肺栓塞是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致肺循环障碍的病,常见嵌塞物质为血栓等。其病情有轻重之分,严重性不同。检查有D二聚体检测、影像学检查等,诊断需结合症状、危险因素和检查结果。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抗凝、溶栓、介入和手术治疗。预防要针对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采取运动、生活方式调整及相应措施。即肺栓塞是嵌塞物质致肺循环障碍的病,病情有轻重,检查诊断有法,治疗有原则,预防分人群有措施。
一、肺栓塞是什么病
肺栓塞是指嵌塞物质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阻断组织血液供应所引起的病理和临床状态。常见的嵌塞物质为血栓,由各种原因导致的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其他较少见的嵌塞物质还包括脂肪、羊水、空气等。
二、肺栓塞的严重性
1.病情发展的严重性
轻度情况:部分小的肺栓塞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仅有轻微的呼吸困难、胸痛等表现,但如果不及时处理,病情可能进展。例如,对于一些本身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老年人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小的肺栓塞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加重,导致呼吸功能进一步恶化。
重度情况:大面积肺栓塞可迅速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会引起休克、心脏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据相关研究,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死亡率较高。从年龄因素来看,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心肺储备功能下降,发生肺栓塞时病情往往更为凶险,发展为重度肺栓塞的风险相对更高;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卧床、缺乏运动的人群,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增加,一旦发生肺栓塞,病情进展为重度的可能性增大;有既往静脉血栓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肺栓塞且发展为重度的概率也高于普通人群。
三、肺栓塞的相关检查与诊断
1.检查方法
D二聚体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对肺栓塞有一定的提示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例如,当患者有创伤、感染等情况时,D二聚体也会升高。一般来说,急性肺栓塞患者D二聚体多明显升高。
影像学检查:
CT肺动脉造影(CTPA):是诊断肺栓塞的重要影像学方法,可以直接显示肺动脉内的血栓情况,能够清晰地看到血栓的部位、大小等,是确诊肺栓塞的常用手段。
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是诊断肺栓塞的重要方法之一,典型表现为肺灌注缺损,而通气正常,呈现“不匹配”现象。
超声心动图:在右心负荷加重时,超声心动图可发现右心室壁运动幅度降低等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有助于肺栓塞的辅助诊断,同时还可以排除其他引起右心病变的疾病。
2.诊断要点
医生会结合患者的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危险因素(如长期卧床、骨折、手术史、恶性肿瘤等)以及上述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诊断。例如,对于有长期卧床病史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结合D二聚体升高以及CTPA发现肺动脉内血栓,即可考虑肺栓塞的诊断。
四、肺栓塞的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对于怀疑肺栓塞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血栓进一步脱落。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改善低氧血症。
2.抗凝治疗
使用抗凝药物是肺栓塞的基础治疗方法,通过抗凝可以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展和新血栓形成。常用的抗凝药物有华法林等,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指标来调整药物剂量。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在使用抗凝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药物代谢减慢,发生出血等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倾向等情况;对于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使用抗凝药物需要权衡利弊。
3.溶栓治疗
对于大面积肺栓塞患者,在有适应证的情况下可考虑溶栓治疗,通过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肺动脉血流。但溶栓治疗有一定的出血风险,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例如,有近期颅内出血、活动性消化道出血等情况的患者禁忌溶栓治疗。
4.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对于一些情况较为复杂的肺栓塞患者,可考虑介入取栓等治疗方法。例如,通过导管直接接触血栓进行碎栓、取栓等操作。
手术治疗:对于少数病情非常严重、经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肺动脉血栓摘除术等手术治疗,但手术风险较高。
五、肺栓塞的预防
1.针对一般人群的预防
运动方面:鼓励人们适当运动,尤其是长期久坐的人群,每小时起身活动几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降低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例如,上班族可以在工作间隙进行简单的伸展运动、走动等。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长时间卧床,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患者,如骨折术后患者,要定期进行肢体活动,进行腿部的按摩等,促进静脉回流。同时,保持健康的体重,避免肥胖,因为肥胖是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之一。
2.针对特殊人群的预防
老年人:老年人要定期体检,关注自己的心血管和静脉系统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适当活动,家人可以协助老人进行一些简单的肢体活动。如果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基础疾病控制不佳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有手术史或创伤史的人群:对于术后患者,尤其是骨科大手术患者,要早期进行康复锻炼,包括下肢的屈伸等运动。医护人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指导,如使用抗凝药物预防等,但要注意药物使用的禁忌和不良反应监测。
恶性肿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是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除了进行适当的活动外,可能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预防性抗凝等措施,但同样要注意出血等风险的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