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全身和肠外表现有哪些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有全身和肠外表现,全身表现包括发热(低至中度常见,高热或提示严重并发症,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营养障碍(因长期腹泻等致吸收不良,引发低蛋白血症、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等,影响不同年龄段患者健康)、贫血(多为缺铁性,影响器官功能,女性可能更严重)、血栓形成(血液高凝,可发生在深静脉或肺血管,特定人群风险更高);肠外表现涵盖皮肤黏膜(如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关节(外周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眼部(虹膜炎、葡萄膜炎)、肝胆(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脂肪肝)表现;特殊人群中,儿童影响生长发育,治疗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耐受性差,治疗需考虑身体机能;女性生理期关注贫血,孕期需规范治疗和监测。
一、全身表现
1.发热:多数患者为低至中度发热,这是由于炎症活动时体内产生的炎性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若出现高热,可能提示有严重感染、肠道穿孔等并发症。对于儿童患者,发热可能会引起惊厥等不良反应,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发热时更易出现乏力、意识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营养障碍:患者常因长期腹泻、食欲减退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良。蛋白质丢失过多可引起低蛋白血症,表现为水肿,常见于下肢,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性水肿。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也较为常见,如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儿童患者营养障碍会影响生长发育,家长需关注孩子的身高、体重增长情况。老年患者本身营养储备较差,营养障碍会加重身体虚弱,增加跌倒、感染等风险。
3.贫血:多为缺铁性贫血,与肠道慢性失血、铁吸收不良有关。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头晕、心慌、气短等症状。贫血会影响身体各器官的功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活动耐力。女性患者由于生理期失血,贫血情况可能更为严重。对于长期贫血的患者,应及时补充铁剂等进行治疗。
4.血栓形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这与炎症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活化以及凝血因子异常等因素有关。血栓可发生在深静脉,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也可发生在肺血管,引起肺栓塞,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生命。老年人、肥胖者、长期卧床者发生血栓的风险更高,需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早期活动、穿弹力袜等。
二、肠外表现
1.皮肤黏膜表现:
结节性红斑:多见于小腿伸侧,表现为红色或紫红色疼痛性结节,略高出皮肤表面。这是一种免疫反应性疾病,与体内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结节性红斑一般在肠道炎症控制后可逐渐消退,但容易复发。儿童患者皮肤较为敏感,结节性红斑可能会引起瘙痒,家长要注意避免孩子搔抓,防止皮肤破损感染。
坏疽性脓皮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皮肤病变,表现为皮肤溃疡,边缘不规则,基底有脓性分泌物,疼痛剧烈。这种病变愈合缓慢,且容易留下瘢痕。患者应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摩擦和刺激,防止溃疡扩大。
2.关节表现:
外周关节炎:可累及单个或多个关节,常见于膝关节、踝关节等大关节,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关节症状与肠道炎症活动相关,一般在肠道病情缓解后关节症状也会减轻。儿童患者关节疼痛会影响正常活动和学习,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关节护理,避免过度活动。老年患者关节本身可能存在退行性病变,关节症状会加重关节功能障碍。
脊柱关节炎:如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表现为下背部或臀部疼痛、僵硬,活动后可缓解。脊柱关节炎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异常有关。对于有脊柱关节炎家族史的患者,更应关注脊柱关节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控制病情进展。
3.眼部表现:
虹膜炎:患者可出现眼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等症状。虹膜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瞳孔粘连、青光眼等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儿童患者可能无法准确表达眼部不适,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眼部表现。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眼部疾病,虹膜炎会加重视力损害。
葡萄膜炎:可分为前葡萄膜炎、中间葡萄膜炎和后葡萄膜炎,症状包括眼痛、视力模糊等。葡萄膜炎的治疗需要眼科医生和消化科医生共同协作,以控制眼部炎症和肠道炎症。
4.肝胆表现: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黄疸、皮肤瘙痒、右上腹疼痛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这种并发症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预后较差。患者需定期检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以便早期发现病情变化。
脂肪肝:与患者长期营养摄入不均衡、肝脏脂肪代谢异常有关。轻度脂肪肝一般无明显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肝功能异常。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适当增加运动。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儿童患者由于身体发育尚未成熟,溃疡性结肠炎的全身和肠外表现可能会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症状变化,保证孩子的营养摄入,遵医嘱进行治疗。治疗时应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使用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潜在影响的药物。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对疾病的耐受性较差,全身和肠外表现可能更为严重。家属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注意观察老人的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等。治疗时要充分考虑老人的肝肾功能、药物不良反应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女性患者在生理期要注意贫血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同时,孕期女性患溃疡性结肠炎,疾病本身及治疗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和监测。



